首页 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11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如果不是韩榆没在太平府查到陈山此人的话,他或许真会和陈山交个朋友。 不过无妨,左右他翻了年,正月里就要回京述职。 无论陈山出于什么目的,双方也不会再见。 除夕过后,便是永庆二十四年。 正月初五,官员陆续回到府衙。 回京在即,韩榆花两天的时间处理完所有的公务,着手清理云远府的一些遗留问题。 韩榆 做的这些,官员们全都看在眼里。 “以前没觉得时间过得这样快,只觉得每天睁眼就是忙不完的差事,这才多久,知府大人就要走了。” “三年太快了,好像一闭眼再睁开,我们就要给知府大人送行了。” “唉。” “唉。” 一时间,叹气声此起彼伏。 转眼到了正月十四,元宵节前一天。 “分别在即,本官在悦客来设宴,诸位今晚不醉不归。” 众人自是无有不应。 席间,吴同知与人饮酒,喝着喝着忽然红了眼。 “大人,我们日后怕是无缘再见了吧?” 韩榆捏着酒杯浅酌一口,轻笑道:“何必这样悲观,天下无不散的筵席,话也不能说得太满,凡事都有可能。” 李通判没忍住,捂住脸嗷嗷痛哭。 正值酒酣耳热之际,大家被他的哭声感染,也都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就算不复相见,大人您也一定要好好的。” “我们会时常打听越京的消息,您有时间也要给我们写信。” “云远府能有今日,都是知府大人您的功劳,虽然您总是使唤我们,我们也时常在心里边儿说您的不是唔唔唔!” 大家一下子酒醒了。 张同知死死捂住钱通判的那张破嘴,讪笑着为自己开脱:“下、下官没有。” “唔唔唔!” 你分明就有! 透过钱通判的眼神和肢体动作,韩榆捕捉到以上信息,放下酒杯,对着众人似笑非笑。 官员们:安静如鸡j pg 钱通判不知怎么,突然力大如牛,挣开了张同知的手。 “但就算我们抱怨您,我们也是最爱您的!” “知府大人,我爱您!” 钱通判高举双手,醉醺醺地高呼。 韩榆:“” 片刻的死寂后,雅间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笑声。 突然酒醒的钱通判:“!!!” 别拉着我,让我先去死一死! 可无论再如何不舍,该走还是得走。 正月十六,韩榆天蒙蒙亮就起身了。 今天是他的生辰,吃完一碗素面,便启程离开。 在这个日子离开,也算是一种别样的纪念。 日后每逢生辰,都能想起云远府,想起这里的一草一木,想起这里的人带给他的温暖和快乐。 韩榆收拾好行李,独自回到房间,走到长桌前。 抱起长桌上的罐子,小心翼翼地放进木箱子里。 “我们回家。”韩榆顿了顿,“唔姑且将那里算作是我们的家。” 韩榆轻抚罐身,像是在抚摸壮壮柔软的皮毛,静静凝视片刻,悄无声息地合上。 拉开院门,兰花扑了满脸。 有那么一瞬,让韩榆重回两年前。 那样盛大的场面,他至今难忘怀。 今天也不差。 孩童们卖力撒着兰花,韩兰芸、文珠和韩字部几人站在马车旁,脸上溢满了善意的笑。 韩榆快速眨了眨眼,跨出门槛。 “知府大人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知府大人我们会想你的!” “知府大人一路平安 !” “” 无数祝福的话语卷着兰花从半空飘下。 韩榆走在路上,花瓣落在他的头上、肩上。 他步行到城门口,百姓也一边撒着兰花,一边洒泪相送。 韩榆笑着,漆黑的眸子里盛着一抔春水。 “我又没有说过?” “你们就是我的家人。” 目光所及之处,哭声连成一片。 韩榆喉头滚动,攥了攥拳头,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驶出城门。 哭声更加响亮。 “知府大人,我们会一直记得您的!” 永远铭记。 就算有一日忘却有所,沧海桑田—— 怀清碑会记得。 云远府每一寸土地,每一缕清风会记得。 出了府城,一路北行。 韩兰芸不愿回越京,打算和文珠四处游玩。 左右有护卫随行,韩榆也就随去她了,二人就此分别。 ', ' ')(' 正月里,虽位于南方,但出门远行还是会感觉到寒冷。 韩榆只倚在窗边晒了会儿太阳,就被风吹得裸露在外的皮肤泛起刺痛。 抬手一摸,凉冰冰的,像是在冰窖里睡了一夜。 韩榆打了个喷嚏,连忙缩回去,顺手把车帘掖好,严实得密不透风。 午时,云远府上空乌云翻滚,顷刻间遮住太阳,天色黑沉沉的。 彼时韩榆正在看书,忽然视野转暗,掀起帘子便瞧见这一幕。 “加快速度,尽快找家客栈投宿。” “是,主子。” 果然不多时,天空就开始下雨。 急促的雨点砸在马车上,噼啪作响。 “主子,离客栈还有一段路程,但前面有一家茶棚,不如您先去茶棚里避一避?” 韩榆看着外面的瓢泼大雨,雨下这么大也不好再继续赶路,索性同意了。 撑伞走下马车,发现此处有些眼熟。 隔着雨幕环顾四周,韩榆恍然意识到,这里是大岩村。 当年他循着凌梧的踪迹来到这里,还和壮壮在这家茶棚喝过茶。 再往前走,进了山,就能看到他住过很多年的竹屋。 韩榆脚下微顿,打消了过去看一看的念头,转回身道:“你们不必守在外面,都进来吧。”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