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科举文男主对照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83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 蔡文不惧戴澹,直接在早朝上提出“靖王一人分身乏术,希望康王积极参与”的要求。 靖王理亏在先,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百般不情愿地被康王分走近半的权利。 这时,大臣们发现康王本身也颇有才干。 ——至少在独立处理政事上,远比靖王高强许多。 如此这般,每天都有许多人主动向康王示好。 康王被一群不知根底的大臣推到台前,被迫和靖王打擂台,心里有苦说不出,只能边佯装无欲无求,边派人在京中散布对靖王不利的消息。 这天,林侍郎家有喜事,请吏部同僚前去酒楼吃酒。 酒酣耳热之际,韩榆出去透气,听楼下大堂的人谈笑风生。 “自从靖王监国,这戴家是越发张狂了。” “可不是,欺男霸女,无恶不作,简直无法无天了!” “还有靖王妃的兄弟,直接以国舅爷自称了。” 有人脑子一热,高声道:“这要是真的让靖王当了皇帝,大越迟早得玩完!” 他说完,期待着众人的应和。 然而大堂里的喧闹声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男人有种不祥的预感,想要回头看,脑袋就飞了出去。 滚烫的鲜血洒得到处都是,浇了附近的宾客满头满脸。 “啊!” 胆子小的当场吓晕过去,胆子大的只恨自己没能晕过去。 护卫长剑入鞘 ,一脸冷酷地回到身着锦衣的男子身后。 锦衣男子踩着尸体过去:“妄议皇室,杀无赦。” 一行十数人上楼去了,徒留大堂的掌柜、小二还有宾客瑟瑟发抖。 “那、那是谁?” “靖王。”说话的男人气若游丝,声音细得轻易捕捉不到,“他就是靖王。” 地上的无头尸体还在汩汩冒着血。 他躺在血泊中,手里还拿着筷子,上面残余着食物的屑末。 上一刻还在品尝美食,下一刻就丢了性命。 残暴不仁。 所有人脑海中浮现出这两个字。 二楼,靖王及其护卫进入雅间。 韩榆从圆柱后闪身出来,临进门前又往下面看了眼。 康王。 “果然是个疯子。” 派人传播不利靖王的言论,又设计让靖王本人听到。 以靖王的脾性,必定无法容忍旁人说他的不是。 于是,便有了大堂里的惨案。 不多时,官兵赶到。 他们只带走了男子的遗体,只字未提如何处置杀人凶手。 都说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他们不敢同时得罪戴家和靖王,只能草草了结此案。 但这件事真能轻易结束吗? 答案是否定的。 靖王当众杀人的消息于一夜之间传遍整个越京。 百姓人人自危,生怕自个儿是下一个倒霉鬼。 大臣们则炸开了锅。 一言不合就杀人,这已经不是明君不明君的问题了,靖王的行为完全昭示着他就是一个暴君! 当天,禁军从护城河下游的某一段捞到安王的 尸体。 安王的手筋脚筋受过伤,无法剧烈运动。 他拉着永庆帝一起掉进河里,只划拉几下就没了力气,结局自然是一个死。 安王的尸体顺流而下,漂了很多天,最终卡在两块石头中间。 禁军找到他的时候,已经泡得不成人形,还是通过衣着认出他的。 安王的尸体运送回京,永庆帝却迟迟未有消息。 靖王几乎已经认定,永庆帝和安王一样死在护城河里了。 当天,他命人一把火烧了安王的尸体。 等戴澹得到消息赶过去,一切都来不及了。 靖王把烧完后的骨灰拌在猪食里,喂给猪吃下去。 美其名曰,给父皇报仇。 事情一经传开,靖王残忍之名愈发喧嚣尘上。 “这样的人根本不配当皇帝!” “毫无底线可言,不配为君!” “比起靖王,反倒是康王和宁王更像个好皇帝。” 百姓议论的时候,恰好靖王妃的兄长经过。 “未来国舅爷”当即大怒,命人割了几人的舌头,同行的戴家三公子还强迫他们吃下去。 手段之血腥,到了令人攘袂扼腕的地步。 戴澹收到消息,已经什么话都不想说了。 “是我太纵容他们了。” 感叹完,戴澹并没有将始作俑者绳之以法,而是派人登门,强行堵住受害者家属的嘴。 只要他们不闹事,时间久了世人自然会淡忘。 一群贱民而已,不值得他大费周章。 深夜,长平公主府。 “越英叡还真是草包一个 ', ' ')(' ,有戴澹协助也没能把反贼全部揪出来。” 越含玉轻抚瑶琴,灯下依稀可见深刻的划痕。 琴声悦耳,促使韩榆的心境也变得悠扬起来。 韩榆半阖着眸,语调散漫:“迄今为止,他安插几个人进去了?” “约摸五十人。”越含玉一哂,“其中十五人是康王派去的。” “可惜了戴澹和戴皇后两个王者,培养出一个”韩榆斟酌措辞,想不出索性作罢,“仅凭他一人,还真斗不过康王。” 也正因他有戴澹和戴皇后两个助力,前世才能顺利登基。 可惜登基后昏庸残暴,任由奸佞坑害忠臣,最后死在魏军刀下。 “最后的狂欢罢了。”越含玉意有所指道,“上天欲其灭亡,必先令其疯狂,掐指一算,皇帝也该找到了。” - 距离永庆帝坠河失踪已过两月。 禁军四处寻找,沿河捞人,每次都无功而返。 靖王面上悲恸,心里却乐开了花。 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多再过五日,若父皇迟迟不归 靖王挥退禁军,在御书房来回踱步,一遍又一遍地抚摸着金色的盘龙。 “五日后行事,外祖父可以准备了。” “是,老臣回去就安排。”戴澹接下来话锋一转,“王爷,眼下京中的舆论对您很是不利,老臣以为可派人在城门口布粥派饭,可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民心。” “民心?”靖王嗤了一声,很是不屑地说,“说什么民可载舟亦可 覆舟,这些统统都是虚的,只要大权在握,何愁坐不稳皇位?” 戴澹:“老臣告退。” 无妨,纵使靖王不顶事,还有皇后娘娘和戴氏一族。 历史上不是没有太后垂帘听政,外戚专权的事例,戴澹不介意效仿一二。 五天后,禁军在八百里外找到疑似永庆帝的尸体。 龙体运送回京,靖王率领满朝文武出城相迎。 “父皇!”拉着棺椁的马车甫一到跟前,靖王就扑了上去,开始鬼哭狼嚎,“儿臣不孝,直到今日才找到您。您尽管放心去吧,儿臣定会好好” ', '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