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蘇舉一反三道:「創口數量越少的微創手術操作難度會越大,但患者感染的風險也會越低,創口也會越美觀。」
雖然只是很簡單的類推,但劉星澤依然覺得他師兄真是天才,露出大大的笑容說道:「沒錯,就是這樣,所以雖然三孔腹腔鏡的技術也已經很成熟了,但我們依然追求創口數量更少的單孔腹腔鏡技術。外科技術的發展,總是以人為本,追求更小的損傷的。」
儘管外科技術本身就是一種有創的技術,損傷是不可避免的,外科醫生總是必須在更小的損傷之中做出取捨。
張長蘇點點頭表示了解,又問道:「你們之前那台手術好像會報出需要的器械和手術操作,但現在這台手術基本上不太這樣做,這有什麼講究嗎?」
劉星澤組織了一下語言,才解釋道:「因為在手術過程中,所有的醫護人員,尤其是主刀醫生需要專注在手術操作之中,不太可能分神去觀察其他人的動作,所以一切的操作都需要用清晰簡潔的語言來表達,確保其他人能夠明白。
「但實際上在日常的手術操作種,如果整個團隊的成員彼此之間足夠默契對手術過程也足夠熟悉的話,很多時候助手和護士完全能夠了解主刀醫生的下一步動作,這種情況下很多過程也可以不需要語言來表達。」
張長蘇略微點頭表示自己懂了。
說的簡單一點就是,劉星澤和縣醫院的手術團隊不夠熟悉,彼此之間沒有多少默契可言,所以所有操作都需要說出來,避免出現問題。
下午的三台手術都非常順利,三台手術做完,胡孝忠感覺自己已經基本能夠熟練的做單孔腹腔鏡的手術了,縣醫院的普外科也總算有可以掛出去的新招牌了。
雖然說把單孔腹腔鏡的技術當成招牌聽起來好像有點奇怪,但在縣醫院,這是確實可以當做招牌的,李瓊瑤院長聽說這事之後都感覺十分高興,還想親自宴請劉星澤。
不過考慮到醫院剛剛發生嚴重的傷人事件,她也忙著去衛生局開會,確實沒空,但特意給胡孝忠批了宴請的經費。
這個經費當然不算是天價,但也不算太少,當天晚上胡孝忠就給用掉了,安排了科室聚餐,邀請張長蘇和劉星澤一起去。
主要是考慮到劉星澤在西醫學界的師門關係,張長蘇沒有拒絕,但胡孝忠也是比較克制的,沒有上酒,基本上就是簡簡單單吃了一頓飯,對此張長蘇也感覺比較滿意。
……
下山的第三天,張長蘇又給蛇傷患者調整了一次藥方,到了晚上蛇傷患者的凝血功能已經基本恢復,人也完全清醒了過來,從重症監護室轉到了普通病房。
張長蘇下山的第四天早上,劉星澤和張長蘇依然一起來到了急診科的留觀病房給蛇傷患者看診開方,這次蛇傷患者神志完全清醒,就是精神看起來不太好,有些怏怏的。
張長蘇照樣提筆開了個方子遞給吳錦,道:「這個方子用普通的藥材就行,吃三天鞏固一下,每天早晚一碗藥,然後就不用繼續吃藥了。」
蛇傷患者聽到他們的對話,抬頭問道:「我三天後就可以出院了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