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见赵将军。”孙策带着黄盖与赵云行礼。 “快快请起,公子莫要多礼。” 赵云连忙走上前去将他扶起来:“今日我唤你来,乃是有要事与你商议。” “哦?”孙策一愣,心中顿时忐忑了起来。 赵云却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我年岁已大,如今战事刚休,家中哥嫂催的急,我欲回昌邑与未婚妻子成婚,前几日我将此事与主公说了,当然,还有你之事,主公对公子十分放心,他命我先回昌邑,宣威军则留守开阳,由公子暂代统帅数日,待成婚后再回来。” “这万万使不得啊!”孙策心中一惊,连忙推拒道。 “哎,主公既这般说,就说明他十分信重于你,况且,另有我两位师弟会在旁辅佐于你,你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赵云连忙劝道。 孙策再推拒,赵云态度有些强硬的开口:“难不成公子是看不上我宣威军?” “不……”孙策立刻反驳,苦笑道:“我羡慕将军的宣威军还来不及,哪里能看不上呢?” “那便好,主公当年与孙公共伐董贼,虽未曾说过话,却也是神交已久,你乃是孙公弟子,主公爱重你才能,才这般信重于你,你只要好好做,莫要辜负了主公便可。”赵云半是劝慰半是敲打的说道。 孙策听后,鼻尖微微酸涩。 自孙坚逝后,他也曾暗中联系了几位父亲的旧友。 只是那些人对他这样一个刚及冠的小儿不甚信重,言语间虽不轻慢,却也透着漫不经心,这几年,他尝遍了人间冷暖,如今曹操这一举动,宛如一股热油,倒进了他冰冷的心底。 他陡然想到当年,也是曹公出面写信给荆州刘表,要求他归还父亲遗骸。 刘表拒绝后,更是这位赵将军并曹公嫡女暗中帮衬,用假玉玺引起荆州之乱,以至于孙坚暗中下葬,墓地到现在都没人能够找到。 “得曹公看中,某惭愧领命了。”他单膝跪下,领下了这份差事。 【??作者有话说】 我家子龙终于要结婚了! —————————————————— 更了 “你就是阿婉?” 第二日一早, 赵云将庞统与诸葛亮唤来,十分郑重的请求他们辅佐孙策。 他们早在来之前就得了阿婉的口信,自然也就没有推辞,直接点头应是, 孙策自然也带着黄盖出来与他们见礼, 在宣威军中, 他的心腹只有黄盖一人, 赵云的那些属下对他并不熟悉。 于是赵云在介绍完庞统与诸葛亮后,将自己的六位弟子唤来。 那六位弟子腰间挂着青铜铭牌,从帐外走了进来,齐齐抱拳:“参见将军。” “诸位, 几日后我将从开阳回昌邑, 在我离开的这段日子里, 将由这位孙将军暂代统帅之位。” 弟子们先是抬头看了眼孙策, 又看了眼赵云,然后齐声应道:“是, 将军。” 一句多余的话都没说。 孙策不是没有看见他们眼底的怀疑,不过却同样看见他们的克制。 于是他开口说道:“莫要这般说,还有这两位公子与我一同暂代统帅之位,我只是愧受罢了。” “伯符莫谦虚。” 赵云笑了笑,然后走到庞统与诸葛亮身后, 抬手放在他们的肩膀:“这二人年岁尚小,其实是我同门师弟, 如今过来也不过是历练罢了。” 赵云话音刚落, 庞统和诸葛亮就明显的感觉到几抹视线落在自己的身上。 应该就是他们的那些‘师侄’了。 孙策没说话, 毕竟庞统和诸葛亮看起来真的还只是两个孩子罢了。 赵云将事情交代清楚了, 宣威军如今分成六个校部, 他的六个弟子各领一部,他只要保证这六个弟子对他足够忠诚就行了,到了下午,他收拾了心里,便带着五百兵,直接去了曹氏族地,将曹嵩接出来往昌邑去。 到了晚间。 诸葛亮弹琴,庞统则坐在烛火旁看书。 清雅的琴音在寂静的营帐中蔓延,两人都没说话,也不曾洗漱睡眠,仿佛都在等待些什么。 不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 紧接着,营帐的帘子就被掀开了,六个身姿挺拔的少年走到他们的面前单膝跪下,抱拳行礼:“见过两位师叔。” “嗯。”诸葛亮的手停住,点了点头。 庞统也将书放下了:“起来吧。” “是,师叔。” 几个男人一起起身,瞬间这原本还算宽敞的营帐变得有些拥挤起来。 “先坐下吧,坐下说话。” 诸葛亮不习惯仰着头说话,指着角落里摞成一堆的地垫说道,几个高大的男人又连忙转过身去拿了垫子,铺好了坐下来,那种因为身高而带来的压迫感才消失了。 师叔比师侄看起来还要小这一点,别说诸葛亮了,就连一向内敛的庞统都有 ', ' ')(' 些郁闷。 “此次师兄回昌邑与师妹成婚,这开阳城中戒备皆靠你们几人,你们自当要十分小心才是。” “师叔放心,师父临行之前与我等交代过,此次开阳城中若有不甚,一切听从两位师叔的命令。”为首的男子连忙抱拳说道。 “无需如此,我与阿亮刚到此地,对军中不甚熟悉,所以你们该自己拿主张,若有不决之事,再来寻我俩便是。”说着,庞统看了眼诸葛亮。 ', ' ')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