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桐花萬里丹山路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曹若愚連連點頭。

他們一同回了鎮上。

那獵戶家中熱鬧,兄弟姐妹,父母叔伯都住在一塊,四世同堂,也是其樂融融。獵戶卸了一身的東西,看了眼曹若愚,年輕人忙說道:「我就不進去叨擾了,還請兄台幫我問問那件事兒。」

「好說,等我下啊。」獵戶很快關門進去。

施未立馬探出頭:「曹若愚,你傻啊,什麼老宅,什麼寶貝?這裡找不到詹致淳,就換個地方找唄,還費這種工夫?」

「試試嘛,來都來了。」曹若愚一點都沒有被人騙的自覺,施未氣惱,還十分鬱悶:「曹若愚,你犯不著這樣為我奔波,回去歇著吧。」

「都說了沒事。」曹若愚拍了拍他的頭頂,施未一句話哽在喉嚨里,又苦又澀,只見那獵戶攙扶著一個老婆婆走了出來。

「奶奶,就這人,說是要上山找神仙。」獵戶指了指曹若愚,那老婆婆端詳著曹若愚,對方也報以一個溫善的笑容:「婆婆好,我叫曹若愚。」

「是了,是這樣。」那老婆婆很是高興,「你也是修道的吧?從哪裡來呀?」

曹若愚眨了眨眼:「是啊,我從歲寒峰來,師從鎖春穀穀主薛思。」

「鎖春谷,鎖春谷,好名字。」那婆婆若有所思,「那你一定聽說過臨淵孫氏吧?」

「聽說過。」曹若愚眼神亮了一下,「婆婆你也聽說過嗎?」

「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老婆婆注視著曹若愚,神情十分懷念,那獵戶似是明了,插了句嘴:「我們家那個遠房親戚,也是去的臨淵?」

「是,就是那個地方。」老婆婆上前一步,輕輕握住曹若愚的手,對著那張年輕的臉,看了又看,溫聲道,「很多年前,我們鎮上就三姓人家,我姓殷,那人是我一個同族的弟弟,他六歲的時候,父母就雙雙去世了,他便獨自去了臨淵修道,想來,都過去快要七十年了。」

「七十年?那好久啊。」曹若愚訝然,老婆婆笑著:「那當然了,我都一把年紀了。我只有小時候見過他,那會兒,他和我玩得最好,我成親那天,他還下山來見了我一面呢。」

「奶奶,你又說這種話,我問過爺爺了,他說他沒見過。」

「那是你爺爺小心眼,見不得我有這麼個芝蘭玉樹的弟弟。」

獵戶側過臉憋笑,沒有再頂嘴。

曹若愚莞爾,就聽那婆婆嘆了口氣:「但那也是五十多年前的事情啦,我後來再也沒見過他。」

曹若愚聞言,道:「那婆婆你是想再見見他嗎?你告訴我他的名字,我幫你問問。」

「不用不用。」婆婆笑著,「我知道,修道者,容顏常駐,若他見到我這風燭殘年的模樣,恐怕只會徒增傷感。他雖然不愛笑,但的的確確是個很心軟的孩子。他那么小就一個人上山修行去了,山高路遠,我都不曾去探望過他,反倒是我出嫁那天,他還下山來,送了我一張平安符。現在想想,他那時候應該就算到他與這塵世緣分已盡,今後便要一心修道吧。」

「若真是如此,這位前輩如今——」

曹若愚一句「大道得成」卡在喉嚨口,說不口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