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是中醫,不是神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5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做完診斷後,羅裳問這小姑娘:「吃完黃芪後,你有沒有口乾舌燥的感覺?身體有燥熱感嗎?」

經過她提醒,這姑娘才回憶起最近一些不對勁的事。她連連點頭:「對對,自從吃這個藥,我就容易口渴,身上也會熱烘烘的。我以前手腳就容易熱,晚上睡覺也愛蹬被,吃這個藥好象還嚴重了。」

「怎麼了,這藥不對嗎?我親戚平時愛看醫書,還說黃芪補氣,她說黃芪挺適合我這種情況的。」患者追問道。

羅裳耐心地解釋著:「黃芪確實能補氣,你也有氣虛的現象。可是你太瘦了,平時還有陰虛燥熱的症狀,屬於氣陰兩虛。黃芪它是溫補的,你這種情況用黃芪並不合適啊。」

「再說我平時就算用這個藥也不會單用這一種,還得搭配其他藥,主要是怕溫燥太過。」

「你這麼瘦,即使和其他藥搭配,現階段我也不會給你用黃芪的。如果現在要補氣,你可以用西洋參,這個不熱,也能補氣。但你不要自己亂用,吃多了說不定會拉肚子,適量為好。 」

患者沒接觸過中醫,雖然不理解,但她記憶尚可,羅裳說的她都記住了。

「大夫,那要怎麼治呢?」年輕姑娘急切地問道。

張富祥也想聽聽羅裳會怎麼說。剛才羅裳所說的醫理他都清楚,但他不確定羅裳治療的思路會跟他一樣。

既然來了,他心裡又有氣,自然帶著幾分挑剔的心思。所以羅裳跟患者交流時,他一直在認真聽,試圖從這些話語中找出有問題的地方。

但羅裳卻沒給他這個機會,無論是診斷速度,還是跟患者的交流,張富祥都挑不出毛病來。

她跟患者交談時,既有幾分遊刃有餘的鬆弛感,還很溫和,會讓病人產生一種受尊重的感覺,所以患者跟她交流都挺愉快的。

這種治療氛圍,全靠醫生自身的專業和處事能力帶動,跟他師父齊教授看診時還挺像的。自從他師父調走後,他已經挺長時間沒見過中醫診室門庭若市的情景了。

這時羅裳已經給那年輕女孩開好了藥方,囑咐她:「現在最重要的是養好脾胃,你太瘦了,看著有一米六了,才八十斤左右,胳膊都摸不著肉。這樣不好,至少要達到九十多斤吧。」

「可我真吃不下去,總覺得沒胃口。」患者倒是沒什麼意見,但她這幾年就沒胖過,她怕達不到羅裳的要求。

「沒事,我給你開的藥找吃著,吃一段你就能有胃口了。先養好脾胃,再說別的。只要脾胃養好了,你身上肌肉就容易生長起來,脾主四肢,主肌肉嘛。」

「去吧,找小岳抓藥。」羅裳把藥方遞給這年輕女孩,已經準備叫下一位過來了。

年輕女孩卻指著旁邊的柜子:「大夫,頭髮有點薄,靠牆那個柜子上擺著生發膏,我想買點,你看合適嗎?」

「也行,可以先買點。如果效果不明顯,過陣子再找我另開副生發的藥方,內服外用雙管齊下,效果會更好。」羅裳同意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