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貞和祁父能傳授給村民一些基本的醫術,其格局和見識就已經走到了很多人的前面。
劉美蓉卻悄悄找到何苒,她紅著臉對何苒說道:「大當家,如果可以,我也想把我會的教給別人,只是我們這一行身份低下……」
人家好端端的姑娘媳婦,她哪能讓人家跟著自己做卑賤的穩婆呢。
何苒明白了她的意思,正色說道:「訓練有素的穩婆可以為產婦提供大部分的基本護理,可以有效降低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機率,你們的技術水平和操作能力關係到母嬰的安危,母嬰的安危直接影響到人丁的增長,無論是種田、做工還是打仗,沒有人都是不行的,所以穩婆的工作至關重要,社會上之所以會對穩婆有偏見,是因為有些穩婆為了利益做了一些見不得光的壞事,但是我相信,大多數的穩婆都是誠誠懇懇的。」
劉美蓉激動得熱淚盈眶,她們家做穩婆已經四代了,從來也沒有人告訴過她們,原來她們的工作這麼重要,這麼有意義。
次日,村子裡便貼出了告示,有想學醫的,無論男女,都可來報名,何苒讓張佳慧和張佳敏負責登記。
當年何驚鴻帶領餘部駐進青蒼山時,便曾經做過嚴格的要求,無論男女,也無論他們的後代是親生的還是收養的,所有人必須讀書,即使不是讀書的料,也要能識字,能看懂告示,能算術,能知道自己賺了多少錢存了多少錢。
因此,何家村很可能是整個國家文化普及最高的一個村子了。
村里人,包括從外面嫁進來或者入贅來的,全都識字。
五位大夫加一位穩婆,當得知所有報名的人都能認識字的時候,也給嚇了一跳,這裡可是大山里啊,他們在城裡也沒見過多少識字的人。
尤其是劉美蓉,她並不識字,她急得面紅耳赤,覺得自己不配教別人。
張佳慧聽說以後,笑著說道:「劉姐姐,你不識字那就去學啊,明天就和小寶一起去學堂,咱們這裡的學堂不收束脩的。」
不收束脩,是因為教書先生的薪俸以及學堂里的其他費用,都是由村里撥款的。
村里以前並沒有專門的教書先生,就是有幾個讀書讀得好的,大家輪流當先生,後來有人考上了秀才,還有的去了城裡,但也有人考上秀才之後又回來,在村里學堂教書。
現在的教書先生就是一位秀才,他姓尹,是老兵尹六斤的養子,已經回村五年了,妻子何愛萍也是村中老兵收養的孤兒,他們有一兒一女,都在學堂里讀書。
看到在門口徘徊的劉美蓉,何愛萍便笑著迎了出來:「劉大夫,你快點進來吧,今天有好幾位姐妹過來聽課,你們剛好能做伴。」
劉美蓉跟著何愛萍走進教室,見最後一排果然坐了幾個年輕婦人,她們都是從外面嫁進村子裡的媳婦,在娘家時沒有讀過書,現在只要有空,便來學堂里聽先生講課,已經認識很多字了。
劉美蓉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小時候很羨慕能去學堂里讀書的孩子,可也只能羨慕,她從未想過,有朝一日她也能坐在學堂里,沒有人歧視她,沒有人笑話她,就連秀才娘子也尊稱她為「劉大夫」。
現在這一切,美好得就像夢一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