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出在哪裡?
和山和水和氣候沒有關係。
何苒覺得,問題出在有人侍候和沒人侍候上了。
在五台山時,馮擷英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挑水洗衣,可是到了青蒼山,他身邊有兩個勤快的小廝,馮擷英什麼都不用做,只負責讀書寫字到處遛達。
日子愜意了,美貌就回來了。
何苒搖搖頭,馮先生若是一直這樣可不行,行軍打仗的時候,條件艱苦,不會照顧自己,會吃苦頭的。
這方面還是李錦繡比較會教孩子,看看陸臻就知道了,金尊玉貴的小世子,現在也開始成長起來了。
於是何苒給馮擷英找了一位武功師傅,就是在演武堂里教孩子們練武的何是鄉。
何是鄉武功不錯,身體也強壯,但是他已經四十多歲了,所以何苒沒把他編入軍營,而是讓他留在後方教導後輩,培養人才。
馮擷英聽說給他找了一位武功師傅,很有興趣,讓兩個小廝跟著他一起練,不練不知道,原來這兩個小廝雖然年小,可卻都有武功,青蒼山長大的孩子都是讀過書練過武的。
馮擷英跟著何是鄉練武,何是鄉其他的徒弟大多都是十一二歲,甚至八九歲的小孩子,馮擷英年紀最大,他的心態很好,沒過幾天,就和這些小朋友們打成了一片。
半個月後,何是鄉要帶領學生們去做野外生存訓練,他問馮擷英是否同去,馮擷英大感興趣,問道:「野外生存訓練?你們經常這樣嗎?」
何是鄉憨厚地搖搖頭:「其實這才是第三次,還是何大當家回山之後要求的,以前沒有的。」
馮擷英為清楚野外生存訓練要用的時間,便爽快地答應了。
這一次,他沒有帶小廝,甚至沒有準備行李,因為何是鄉那裡有現成的行李。
馮擷英看到那些行李之後又一次吃驚,拿起來翻來覆去的看,一個叫何琳琳的小女娃自豪地說道:「馮先生以前沒有見過吧,這些都是何師傅根據大當家的要求置辦的,只有咱們這裡才有。」
這些行李其實就是一個包,一個用結實的油布做的雙肩背包。
包里有火石、短刀、鉤子、繩索、綁帶、止血用的藥粉、防蛇蟲鼠蟻的藥包和藥粉、能背在身上的竹水壺、一小袋米、一小包鹽,一塊防雨的油布、一張羊毛織成的毯子。
這些東西看上去很多,可是當馮擷英把這些裝好,背起背包時,卻發現其實也並不是很重,至少他能背起來。
馮擷英發現,孩子們比他還多帶了弓箭,他有些汗顏,他雖然習過射藝,但並不精通,自是也沒有隨身帶弓箭的習慣。
不過,他還是去找了何是鄉,何是鄉想了想,給了他一把彈弓:「這個用好了也一樣。」
何是鄉帶著他們出了村子,向著大山深處走去,他們要去的,是一座野山。
路上那個叫何琳琳的小姑娘告訴馮擷英,他們上一次做野訓時遇到了野豬,大家一起動手,打死了野豬,吃了好幾頓呢。
何琳琳說的輕描淡寫,臉上是掩不住的興奮。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