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驚鴻樓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0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個天下,他只要一小片便可。

西南的那些蠻夷打得不死不休,另有一個周滄岳,僅西南一隅,何苒至少幾年之內都會束手無策。

除了西南的蠻夷,兩湖的叫花子周滄岳,還有盤踞西北多年的武家父子,天下幾分乃大勢所趨。

那麼,就讓他為他的孩子也來分一杯羹吧,至少他的孩子是姓周,是真正的太祖子孫,這天下,理當有他一份。

沒有隆重的登基大典,但是朝臣們也已見怪不怪了,當年齊王也是匆匆登基,一回生二回熟,這皇位,閔家人能坐,周銅後人能坐,這個什麼周坤當然也能坐。

大家又不都是延安伯那樣的傻缺,誰還攔著不讓登基嗎?

定國公雖然戰敗,可手裡還有軍隊,在這亂世之中,誰有軍隊誰就是老大。

在一聲高過一聲的萬歲萬歲萬萬歲的呼聲中,周坤坐上龍椅,成為本朝第六位君王。

周坤封定國公荊重光為攝政王,從此沒有了定國公,多了一位攝政王。

大臣們嘴上說恭喜,心裡卻在嘀咕,上一位攝政王就是先帝,啊,對了,先帝還活著呢,還活著就不能稱為先帝,這以後要如何稱呼啊。

好在荊王爺沒有讓大家為難,次日便傳出先帝病逝的消息。

大行皇帝立身不正,為世人唾棄,加之現在內憂外患,自是不能風光大葬。

沒有國喪,荊王爺在城外的一座小山上選了一處墓地,大行皇帝僅停靈一日便草草下葬。

周坤改年號為永和,史稱永和帝。

何秀瓏大軍攻克鎮江三縣的消息傳來,永和帝下令南遷。

此次南遷,雖然狼狽且倉促,但好在朝廷還有幾十萬大軍,遠比當年僅靠武安侯的六千兵馬攔截要體面得多。

儘管如此,半路上還是被趕到的江濤軍隊阻攔,永和帝從皇宮裡帶出來的寶物損失大半。

沒錯,江濤接到的命令便是搶東西,搶到的東西有一半歸他。

而做為主將,當然不可能真的把這些東西全部拉到自己家裡,至少要拿出一大半分給下面的將士,因此,可想而知,那些如狼似虎的將士們恨不能把那些宮人的衣裳都給剝下來,都是綾羅綢緞,能賣不少銀子呢。

若不是荊王爺早有防備,把皇宮裡的珍寶分成三路運走,恐怕損失會更多。

一個月後,永和帝逃至福州,福州總督常新和總兵李逢時都是荊王爺一系的親信。

永和帝終於鬆了口氣,從此福州便是他的都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