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在大唐當外科醫生的日子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那老丈佝僂著腰,看上去有些惶恐:「這……這小筍不過是我閒暇去林子裡挖的,貴人……」他有些不舍和心痛的看了一眼那些可愛的筍,最終還是顫顫巍巍的道,「這些也不值什麼錢,貴人若是想要,就送給您了。」

徐清麥睜大眼睛,有些不解,但立刻又反應過來。

周自衡笑了笑,聲音更溫和了:「老丈辛苦所得,我豈能白拿?」

賣菜的農人「哎」了一聲,手掌不自覺的在衣服上搓了搓,露出帶著點諂媚的笑容:「二十文錢,只要二十文錢,貴人就都可以拿去。」

周自衡比較了一下剛才觀察到的物價,從袖袋裡數了三十文錢給他,讓他將東西送到城南周宅去。

老丈喜不勝喜,將三十文錢珍重的放在了自己隨身帶著的布褡褳里。

周自衡又問了他幾個問題,比如現在是否已經開始了春耕,村里主要種的又是什麼作物,家裡有多少畝田,產出是多少?

老丈雖然不知道這兩位衣著體面又俊俏的貴人為什麼要關心這些田裡地頭的事情,但依然如實回答了。

現下正好是準備春耕的時節,而江南一帶還是種糜與粟居多,但也有一部分人開始種稻,至於產量,不提也罷。在徐清麥聽來,這簡直是匪夷所思的少。

她忍不住問了一句:「如此產量,可能吃飽?」

「勉強混個溫飽罷,大家不都是如此嗎?」老丈不以為意,隨即又笑道,「只要不打仗,日子還是好過的,這兩年太平了,好過了。只希望以後都別打仗了才好……」

他絮絮叨叨的收拾了小筍,告別兩人,往城南去了。

徐清麥看著他的背影,依然沉浸在她剛得知的糧食產量上,有些震驚的回頭看周自衡:「一畝田才產兩百斤不到,這麼低嗎?」

剛剛那老丈回答,一畝地如果種粟的話,產量大約是一石,如果種稻的話,產量可以達到將近兩石。①

這邊的石,她大概換算一下,可能等於後世的一百斤左右。

她有些不敢相信,畢竟在後世,經常聽到的新聞就是哪兒哪兒的水稻產量又突破了歷史新高,後面跟著的單位都是「千斤」。

周自衡卻搖搖頭:「這個數字可能還是中等田或者上等田的產出,下等田應該還達不到。而且,糧食收上來還要脫粒。咱們那兒用機器,出米率可以達到70%多,但是現在,恐怕連50%都夠嗆。」

也就是說,兩百斤稻子,最後變成白花花的大米,可能還不到一百斤。

周自衡上大學的時候曾經修過古代農業史的選修課,當時也就是感嘆一下古代的農民們生活得可夠慘的,但沒想到現在這些數字於他而言,卻變成了活生生的現實。<="<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