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案從起因到口供,證據清楚,秦鸞的確是犯有兩項大罪!魏給事中莫非還有什麼疑問?」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略有不滿的道,覺得魏徵將這件案子提上來純粹屬於浪費大家時間。
李世民卻有些唏噓:「這秦鸞雖然犯下了大錯,但是卻是純孝之人。為了滿足母親的遺願才走上岔路……罪不至死!」
「陛下所言極是。」魏徵道:「此案雖然案情清晰,並無疑點。但秦鸞的動機是為了盡孝,且衝突過程也是因為肉鋪老闆言語挑釁。法合人情則興,法逆人情則竭。所以臣認為,縣令的判決結果確實有些過重,不如將絞刑改為坐監即可。」
周自衡在一旁聽得默默的點頭。
這秦鸞的事情,如果鬧到後世網絡上去,恐怕也是同情的人會更多,也不至於死刑。
長孫無忌與他針鋒相對:「可若是每樁案件都如此,讓天下人得知,便多了許多狡辯的藉口,到時候唐律之尊嚴便會被人一次一次踐踏。秦鸞之起因縱然讓人同情,但我認為,律法的權威更需要被維護!」
李世民沉默不語。
這時候,老臣封德彝眼珠一轉:「陛下,臣認為長孫尚書說得有道理。最近幾年,多地盜賊橫行,十分猖獗。他們給當地官府和百姓帶來了許多的麻煩。臣認為,當延續前朝做法,以嚴刑酷法對待之,讓所有人都知道唐律的威嚴,朝廷的威嚴,才能讓這類案件逐漸減少,讓大唐做到長治久安。」
魏徵提高聲音:「封公可知,百姓為何成為盜賊?是他們生下來就是盜賊嗎?」
李世民長嘆一聲:「魏卿說得對,百姓之所以成為盜賊,去搶去偷竊,是因為賦稅太重,因為貪官橫行,因為饑寒交迫,不得已才做出此等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事情。
「這是朝廷的過錯,而不是百姓的過錯!」
周自衡聽了後差點就要拍手鼓掌了。
魏徵一轉頭,正好看到了他,便開口道:「周補闕,你正好在潤州待過一段時間,而且與農人們來往密切。或許你可以為大家來解惑,百姓們之所以甘願鋌而走險,無視律法,究竟是出於何種原因?」
周自衡輕咳了兩聲,沒想到這把火燒到了自己身上。
他沉吟了一瞬,開口道:「據微臣了解,江南一地的百姓們除非是生活所迫,的確很少有人主動去當盜賊與水匪山匪。能夠好好的在家種地,何必去干那種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活呢?」
「就如陛下所說,他們有些或者是被貪官污吏和過重的賦稅逼得走投無路,覺得活不下去了,這才鋌而走險。還有一部分,則是腦子混沌,辨不清善惡。<="<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