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自衡:「如果用酷法治國,因為人們飢餓去偷幾個蒸餅吃便判人絞刑或者是流放,當那些逃匿到山林里的百姓們從山裡出來後,身上無錢無地,看到的是這樣的環境,這樣的宣傳,他們會不會立刻又逃回到山裡去?
「當老百姓們對自己的生活感到戰戰兢兢,行為舉止不敢踏錯半步,生怕莫名惹上刑罰的時候,他們是不是也會默默推遲婚姻與養育下一代的行動?
「沒有人,就沒有糧食產出,也就沒有賦稅,這就是現在很實際的擺在這兒的問題!若是長此以往,別提什麼糧倉廩實,膏粱錦繡,俸祿拖欠個幾年……」
周自衡還是收斂了點兒,很含蓄的沒有把後果說出來,但他相信在座的人都懂的。在魏晉南北朝各地軍閥割據的時候,有多少是因為拿不到軍費軍糧而最終反的?
文臣們照樣如此。
誰會忠於一個連俸祿都發不出來的朝廷呢?
雖然周純的記憶里有很多的儒學和各種史書經典,但那並不是周自衡自己的東西。他沒辦法自如的運用這些東西去和場上的大儒與名臣們辯論,於是他只能像現在這樣從另一個角度去講,給他們提供另外一個思路:
「以人為本,以德治國。輕徭役,薄賦稅,百姓們覺得心中安穩了,對未來的生活有盼頭了,自然就會想要繁衍生息,這是人之本能。每每在這些政策持續幾年後,人口戶數就大規模增長,而且經濟也變得更繁榮,遠有文景之治,近有開皇之治!都是歷史的先例。」
周自衡對著李世民深深的行了一禮:「所以,微臣懇請陛下,要以德治國,開創大唐盛世!」
魏徵挑起眉,心情竟然有些激盪。
他立刻也拜了下去:「懇請陛下,以德治國,以仁義治國,開創大唐盛世!」
支持他的這一派臣子也都拜了下去,其中也包括蕭瑀這樣原本兩邊不站的人:
「懇請陛下,以德治國,以仁義治國,開創大唐盛世!」
李世民的心情也很激動。
他當然是認同以德治國的,不然今日也不會讓魏徵特意提起這個話題。但是他是隴西軍閥起家,馬背上打出的天下。這些隴西貴族子弟,雖然也講文治武功,從小請了大儒來教導,但在那樣的亂世,武功的確是要比文治重要。
他自己就是「武功」里的翹楚。
但是李世民又很明智,知道天下平定之後,要守江山更重要的卻是文治。只是這種驟然的轉變,並不是那麼自然而然、順理成章的。他其實心裡也忐忑,萬一選錯了道路怎麼辦?
所以他才想要聽一聽群臣們的討論,看看到底是哪方更有道理更得擁護。
而到此時此刻,一句「開創大唐盛世」卻是戳中了李世民內心深處最隱秘的那一處軟肉——是,在他的手中,他將開創無可比擬的大唐盛世!讓太極宮裡的那道身影,讓全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他才是大唐真正需要的君主!
但是,他心中也有擔憂:
「可亂世剛剛結束,即使是以德治國,治理起來怕也不會很快就見到成效。」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