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他們有這樣的決心,那他配合一二又何妨?
巢明與徐清麥對望一眼,共同拜了下去。
巢明道:「臣懇請陛下,將總領天下杏林教化之責,歸入太醫院,培養更多的醫生,建立悲田院,收容民間病患,恢復前朝的醫工考核制,將不合格的醫工與醫生們取消行醫資格!」
徐清麥:「臣附議。」
昨日知道徐清麥被人參了之後,他便找到徐清麥,兩人商量了大半天,索性便決定趁勢提出這件事。說起來,王道的仁義國策既定,太醫院的改革便不算是難。但無論怎麼改,終歸是涉及到了一些人的切身之利,若是循序漸進,恐怕要解決那些阻撓就得花很大功夫。
徐清麥贊同巢明的想法,不如趁這個契機,把這件事繞開那些人,放到朝會上來討論,這樣直接擺到台面上,說不定效率還更快。
只要能讓大家都看過來,他們便贏了。
李世民當然不可能聽了後就立刻答應下來,他問道:「可有摺子遞上來?」
巢明從自己的袍袖中拿出一封昨日改了又改的奏疏,遞給了內侍:「回陛下,所有的細則都寫在了摺子上,還請陛下過目。」
李世民翻開摺子,很厚一本,細細的看了看。
這裡面總共提了以下幾點改革措施:
第一,太醫院負責天下杏林教化,從年後開始對外招收學生,教導醫術。同時,在各道、各州的重要城市,也開設專門的醫學學堂,從普通醫學學堂結業的學徒授發醫工職稱,每年從優秀的醫工中挑選一批前來太醫院進修深造,結業的再授發醫師職稱。
第二,所有對外營業的醫堂,其坐診的醫師都需要進行考核,成功通過考核後同樣授發「醫工」職稱,如果想要取得更高的「醫師」職稱,則需通過更高級的考核。
第三,在長安設立悲田院,收容民間的病患。長安的悲田院由太醫院附近管理,對外開診,將太醫院的實際服務對象擴張到宮中的宮女太監、甚至京師的全體百姓。同時,時機成熟後,在各州縣設立悲田院,由太醫院派遣醫師與醫工前往管理。
第四,在各州設立相應的管理機構,管理相應的悲田院、醫學堂考核等相關事項。
巢明在徐清麥的幫助下,林林總總的寫了七八條。這裡面有一些是隋朝就有的制度,有一些是從後世挪過來的。巢明估計最後能有一半被採納了就很不錯了。
徐清麥很樂觀:「那就先從這一半開始嘛,慢慢來。」
果然,李世民沉吟了一下:「茲事體大,且細則繁瑣,這樣吧,待到下午的御前集議時,再一條一條的來討論。到時你們也參加。」<="<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