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明欽佩的看向蕭瑀道:「蕭公是第一個站出來捐的。」
而且捐得還不少。
蕭瑀謙虛的道:「自然要有一個人帶頭,我蘭陵蕭氏願意當這個第一人。」
而在聽說了捐錢捐物竟然可以在悲田院的門口立碑留念,並且竟然還比排名的時候,前來赴宴的一眾世家就有點坐不住了。換成別人來做這件事情,即使是皇帝老子,他們恐怕都得要諷刺上幾句。
可偏偏是蕭瑀!
如今蕭瑀可以算得上是五姓七望的頂級世家中最能鎮場子的人物了!
又偏偏蕭瑀還捐了不少!
於是,那些原本打定主意不打算捐太多的人,比如崔善為的那位族兄立刻就改變想法了。捐,當然得多捐點,這可是刷民望的好機會!這樣的事情上,他可不能讓什麼太原王氏、范陽盧氏給壓在他們清河崔氏的頭上。
其他那些小世家們也都怦然心動。
捐!平時向寺廟和道觀都是大筆大筆的捐香火錢,這次多捐一點也無妨!
蕭瑀和巢明甚至都不用再幹些什麼,只用坐在那兒聽著他們如同比武一般的競相喊價。
最後,愣生生的收了八千多貫,這裡面還不包括一些器物,這些器物如果去典當了,恐怕便是萬貫之數了!
徐清麥笑得嘴都合不攏了:「真是沒有人能拒絕立碑的誘惑。」
尤其是那些本身就更追求「名」的士族們。
青史留名,是華夏士人的執念。
她深深的對著蕭瑀拜了下去:「多謝蕭公,若不是有蕭公相助,這次必然不會如此順利!」
蕭瑀但笑不語,受了她這一拜。
李承乾在旁邊安靜的聽著,他算了算:「那加起來也有一萬多貫了,是不是都不需要朝廷再撥錢了?」
蕭瑀忙道:「殿下,朝廷當然得要撥款。不然這家悲田院是算朝廷的還是算誰的呢?民眾們來到悲田院,感念的需得是朝廷的,是陛下的恩德,而不是某幾個人或者是某幾個家族的。」
徐清麥也笑著搖搖頭:「殿下,一萬多貫聽著雖然很多,但是要建起一所完整的悲田院還是不夠的。」
她想了想,索性將建立一所醫院需要花費的資金一項一項的給他分析清楚:「首先就是地。朝廷雖然劃撥了半個裡坊,雖然現在南邊的里坊很多都稱得上空虛,但總歸會有一些百姓在居住。總不能就將這些百姓趕走吧?」<="<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