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感慨萬分:「沒想到周十三郎竟然願意將這樣一看就賺錢的東西獻與朝廷,之前對他的封賞還是太少了些。」
房玄齡輕咳一聲:「陛下,一碼歸一碼。周十三郎此事的確高義,但他並不是沒有得到好處。若是因此而給他加官進爵,恐落人口實啊。」
那些諫官們非得參一個賣官鬻爵不可!
「房愛卿提醒得對。」李世民這才醒過神來,「的確是不能因此而行封賞一事。」
房玄齡笑道:「倒是江南道屯田的夏收應該結束了,若是這次依然有所增長,那才得要好好的論功行賞才是。」
李世民眼睛一亮,對啊,江南道的夏收也不知道怎麼樣了?
算了算日子,差不多要等最起碼一個月後才能得到消息。
於是,他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周自衡遞上來的那封摺子上,狐疑問道:「房卿,海運果真如此賺錢?」
周自衡給他們算了一筆帳,若是玻璃能夠行銷海外,朝廷每年能收到多少分紅。李世民看到那個數字的時候呼吸都加重了幾分。而且,在摺子里他還建議這樣的項目可以多一點,比如絲綢、瓷器……
這封摺子又引起了三省六部的一場大爭議。
有人覺得此法可行,也有人覺得朝廷豈可行商事?
還有一部分人擔心這是與民爭利。
而伴隨著這場爭論浮上水面的還有一個讓人隱隱心驚的問題——鹽鐵,可要仿照漢朝桑弘羊改制,將其收歸國有?
總之,這段時間的朝堂與宰相集議上,那是相當的熱鬧。
「海運賺不賺錢,微臣並不清楚。但是,」房玄齡道,「前隋時,隋煬帝征伐高句麗,軍需糧草也是走的海運。奈何那時運河還沒有疏通,長安洛陽無法通到揚州泉州等地,最終只能放棄。」
李世民與他共事多年,極有默契:「是了,走海運明顯更快,自然貨運更快,成本也更低,於貿易有利。」
看來的確是賺錢的。
只不過這事一時半會兒還定不下來。他想起朝堂上的紛爭,忍不住伸手揉了揉自己的額角,笑罵道:「他們兩夫妻,一人在長安,一人在江南,但給朕找事的能力卻是不相上下的!」
時不時,就能讓朝堂吵上一吵,辯上一辯。
房玄齡呵呵笑道:「這也算是本事。」
李世民忽然想起來:「悲田院這兩天好像要開張了吧?」
房玄齡頷首:「欽天監已經擬好了日期,就在後日上午巳時一刻,即對外迎客。」
李世民想起自己見過的悲田院的樣子,悠然道:「周十三與徐四娘,均一心為民。大唐得此二人,也是幸事。」<="<hr>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