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菩提失笑:「若是他們能這麼想就好咯!」
事實上是即使他們依然賺錢,但原本可以輕鬆賺一貫,現在卻辛苦賺五百文,即使賺也會滋生出不滿。
徐清麥冷冷道:「既然如此,那就優勝劣汰,杏林之中,唯有醫術才是立身的根本。」
可那些利益受到了損害的豪族與世家們並不會這樣認為,他們花了大價錢,在朝堂上掀起了一波聲勢極大的輿論攻勢。
第164章
反對派的論點是悲田院的存在影響了一大波靠著藥材和坐診為生的人,身為朝廷機構怎可與民爭利?
與民爭利,這個罪名是不輕的。
幾百年前,公孫休擔任魯國的宰相,他規定所有為官者不得經營產業、與民爭利。有一次,他吃到了自家種的爽口蔬菜,就讓下人全部拔掉然後扔了。看到有人在家織布,也大發雷霆,認為這會讓市場上的織女們賣不出布。
於是,留下了拔葵去織這樣的成語和典故。
大儒董仲舒也有一句話:「受祿之家,食祿而已,不與民爭業,然後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受國家俸祿的人更不能與百姓去爭奪利益。
此時,諫官便用這個典故和先人理論攻擊太醫院,認為他們的行為是在與民奪利。身為皇家醫療機構,他們只需要服務好皇室以及百官即可。
這樣的論點在徐清麥聽來實在是很不可思議,但是在如今卻大有市場。
她知道,即使在太醫院內部也不乏這樣的言論支持者。已經有好幾位太醫與醫師在私底下抱怨過,讓醫工們和學生們去歷練歷練也就算了,不懂為什麼要讓他們這些高階也去悲田院?
他們往日出入的都是達官貴人的府邸,面對的都是上層社會的體面人,可如今去了悲田院卻要面對一堆庶民。他們有的衣著襤褸,髒兮兮、臭烘烘,有的甚至說話都不順暢,交流十分費勁。
太醫和醫師們都覺得這個落差很難接受,即使他們每旬只有兩日需要花在悲田院上。當初太醫丞徐英走的時候留下的爭議和對立又一次捲土重來。
整個太醫院從幾天前悲田院開張的興奮與激昂情緒中一下子就掉落了下來,陷入到了另一種微妙的氛圍里。
這些情緒甚至影響到了學生們。
侯遠道從悲田院散值後回到了寢室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