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路同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當人合上眼睛時,其餘感官變得比先前要更加敏銳。能聞到杏花香,能聽到溪流聲與風聲,而最清楚的,是一陣輕快的笛聲伴著手鼓聲,不知是從誰的手機里傳出的。

晏青棠又睜開了眼,發現原來是肅征正在用手機放音樂。

此時他的手機離她不過幾厘米,她悄悄往他身邊挪,聽他不問自答:「是李大同的《帕米爾的春天》。」

在春日融融的帕米爾高原上,一切人聲都像是贅余,唯有清亮的笛聲與手鼓聲是最應景的曲子,與自然之聲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肅征似乎很喜歡這首曲子,單曲循環放了一遍又一遍。

但他又像是在懷念旁的,喃喃道:「曲子裡的竹笛聲在儘量貼合塔吉克人的鷹笛聲,但好像還是不太一樣。」

「塔吉克人口口相傳的故事也很有意思。」肅征想起些什麼,向二人緩緩講述著,「鷹笛的發明就有個故事。從前有個獵人家族,家裡的成員分別有父親、兒子和他們的小僕人瓦法。他們部落的首領叫作『頭人』,頭人很貪婪,喜歡壓榨他們,無論他們打到多少獵物,都會一點不剩地拿走。父子倆因此抱怨幾句,結果被頭人殺死。不僅如此,頭人還要搶走他們的獵鷹。」

「小僕人瓦法聽到消息,就帶著獵鷹躲進深山。頭人帶手下追上山去,一直把瓦法追到了山頂。瓦法退無可退,心一橫正準備跳崖,正在這時,獵鷹咬下自己的一個翅膀,並將製作鷹笛的方法教給了他。」

「頭人趕來,瓦法便吹響了鷹笛,成群的獵鷹聽到笛聲飛來,一起攻擊頭人。頭人無法招架,不得不跪地求饒。瓦法和他們談判,要求他們釋放所有的奴隸,還要送奴隸們一些牲畜。頭人當然連聲答應。就這樣,瓦法救了自己,也善良地解救了村裡的其他奴隸。」[1]

「那故事剛開始的父子倆很可憐。」晏青棠思索道,「好像故事裡沒有好結局的就只有他們。哦,不對,兒子的母親也沒出現過。」

「民間故事當然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肅征不禁笑了下。

天上恰好有鷹飛過,陸乘風也跟著問道:「塔吉克人很喜歡鷹嗎?」

肅征沉思片刻,以方才他們聊起的氂牛作比:「塔吉克人看鷹,大概就像藏地的人看氂牛。」

鷹在塔吉克族人民心中擁有非常高的地位。

鷹是他們信仰的圖騰,生來就嵌進他們的靈魂。

他們對鷹實在是情有獨鍾。晏青棠一行人行色匆匆,直奔杏花村而來,也就沒有在塔什庫爾干縣城停留,未看到中央廣場上就有一個高大的雄鹰鵰塑。

塔吉克人與鷹的感情很特殊,他們甚至自稱為鷹的傳人,最愛跳的舞也叫鷹舞。

塔吉克人的三孔鷹笛,就是用鷹的翅膀骨或者腿骨製成的笛子。據說吹奏出的笛聲十分悠遠。

晏青棠沒有聽過,問起肅征。而肅征沉默一陣,才道:「我聽我的一個戰友吹過。他比我小兩歲,是塔吉克人,有個親手做的鷹笛。喀喇崑崙山的條件太苦,哨所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大家休息時就聽他吹笛子。吹的曲子來來回回就幾首,也吹過《帕米爾的春天》。也不知道他現在在哨所里怎麼樣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