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路同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野生肉蓯蓉前些年被過度非法採摘,就是因為它的巨大商業價值。

而如今,嚴格的執法再加上人工種植肉蓯蓉補充了醫藥市場,但願野生肉蓯蓉能逐漸恢復往日生機。

晏青棠與肅征聊著聊著,發覺自己已經偏了正題。

無論是紅柳、梭梭樹,還是肉蓯蓉,都不是今天晏青棠要考察的目標。

不過這也不算無用功,更像是意外收穫。她拍下許多野生植物的照片,記錄下了它們的生長環境。這種一手的資料,會成為晏青棠今後學術道路上的最好積累。

肅征將觀察土壤的晏青棠一把拉起,晏青棠簡單拍了拍手掌上的土,就又拉著肅征繼續往前走。

他們在附近一帶尋找了好一陣,肅征這個熟悉皮山縣且見過九頭柳的,找起九頭柳來也不算順利。

多虧晏青棠鍥而不捨,一個多小時後,他們終於找到了。

九頭柳粗壯且糙實的樹幹伏在地上,顯得盤根錯節,朝四周延伸生長,有的筆直,有的彎曲,根本無法判斷它的主根在哪裡。

晏青棠正在數著九頭柳的九個樹冠,而單看樹幹,就已經粗到他們需要繞行才能看清。

晏青棠拿起相機想拍,卻根本拍不到全貌,這棵古柳樹實在是太巨大了。

這也難怪,它的樹齡已有一千五百年,樹冠覆蓋著周邊大概三百多平方米的土地。

「就算是最適合柳樹生長的地區,也見不到這麼大的柳樹吧?」晏青棠伸手撫摸著粗糙且蒼勁的樹皮,「這到底是怎麼長起來的?是靠附近的小水潭?」

她瞧見了,肅征也瞧見了,在古柳樹旁,有著一處小水潭,有泉水從泉眼不斷湧出。

「沙漠地區能有從不斷流的水源,已經非常珍貴了。」肅征道,「而且不遠處還有個更大的水潭,附近相當於形成了一個微型的濕地生態系統。」

聞言,晏青棠走近了些,用手試了試泉水的溫度,在這個季節有些涼,然而根據地質專家勘測,到了冬天時,這兒的泉水仍保持著零上十幾攝氏度,不會結冰。

這片泉水屬於構造裂隙泉,崑崙山上的冰川融水,以地表徑流和地下水的形式流動,在沿斷裂構造內形成水循環,一直流到這處古柳樹附近,然後湧出地表,形成水潭,為古柳樹供給水源。[4]

「那柳樹又是怎麼來的呢?」晏青棠又問,「就這麼不偏不倚,長在泉水周圍。」

「可能是當年最早發現泉眼的村民種的。」肅征逕自猜道。

晏青棠想了想,接著反問:「村民種柳樹有什麼用呢?為什麼不種其他樹?」

見肅征木在原地,答不上來,她便笑了,道:「不逗你了,其實我也想不出原因。」

大自然自有其安排。

難得的冰川雪水讓九頭柳生長千年,也讓周邊村民有了一處水源。

「肅征,我聽過一個關於九頭柳的傳說。」晏青棠突然又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