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種是兩人有情有誼,自然有來有往,另一種則是握著對方的把柄。

林純清楚地聽到電話里傳來顧澎緩慢吸氣的聲音,他是在忍耐,也是在醞釀對策。

顧澎說:「你沒有證據。」

林純並不否認這一點:「我不需要有,我的目的又不是送你去坐牢。我只要知道你是一個在乎臉面的人這就夠了。還有你們家的公司,更在乎名譽。」

哪怕是一個普通人,一旦醜聞纏身,都會被攪進爛泥潭裡,某種程度上地社會性死亡,何況是顧澎這樣經營著公司,手握藥品經銷權,將自己拾掇得光鮮亮麗的「體面人」?

再者經商的人日日都要與人社交,一旦成為醜聞的主角,加上如今媒體發酵的能力和消息傳遞的速度,以上這些累積將會在一夜之間灰飛煙滅。

於是顧澎換了一種問法:「需要我做什麼?」

「我要律師,還有藥。」林純快速說,「必要的時候,警察可能會請你協助調查,你我需要互相幫襯。配合得好,我脫身快,你自然就沒有麻煩。」

若她不能脫身,那就指不定要拉多少人下水。

意思顧澎聽明白了,電話切斷,他就找了常年合作的陳律師。

幾千塊一次的出勤費,陳律師第一時間趕赴警局,向林純轉達顧澎的意思。

林純當即便說:「我的確需要藥。其實我應該帶藥過來的,但我的藥剛好吃完了,今天原本會有人將藥送到民宿,可是……」

陳律師轉頭就去找民警溝通,並提出一旦停藥可能會引發的嚴重後果——生活里不乏這樣的案例,患者擅自停藥,根本沒想過可能會導致的戒斷反應自己是否能承受,沒想到竟然比吃藥前還要嚴重,患者在短時間內就生出極度絕望,甚至輕生的衝動。

因遇害的留學生屬於中國籍,F國當年鎖定的嫌疑人林純也在國內,因此在經歷各種程序推動和輿論發酵之後,案件雖然已經移交國內。國內警方會進行案件重審,F國配合提供材料。於是考慮到案件推動順利和林純的特殊情況,民警立刻向上級提出申請,允許精神科醫生將藥送進來。

和藥一起送進來的還有林純的病例副本,顯然顧澎那邊早有準備。

傅明裕也是到了這一刻才知道,原來林純在春城看診的醫院正是在蕭家的私立醫院,而這家醫生開的精神類藥物恰好是由顧家公司代理的來自F國的進口藥。

蕭家就是蕭婓家,小說里多次出現的蕭婓,對方米橫刀奪愛的蕭婓。

負責記錄的民警忍不住說:「這兩人不都是方米的前男友嗎,怎麼現在都和林純扯上關係了?還有啊,F國傳真過來的資料寫著,方曉曉是在F國確診的解離症。怎麼現在連林純也有病?」

傅明裕回答:「情緒病也是會傳染的。」

情緒病就是一面鏡子。往往一個人有情緒困擾或被確診為精神類疾病,與他一起生活的人確診機率也會非常高。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小孩子確診焦慮症、抑鬱症之後,精神科醫生會建議家長一同治療。

林純是方曉曉最親近的朋友,兩人一起生活多年,林純必然要肩負起照顧方曉曉的責任,會被傳染也不稀奇。<="<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