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傅明裕點了下頭:「就算只能作為參考,也需要有這個依據。咱們的邏輯鏈不能出現漏洞,從送檢到法院每一個環節都要嚴絲合縫才行。」

「明白。」

「對了,方曉曉的生物樣本找到了嗎?」

「還沒有。方曉曉看病一直是在蕭家醫院,這邊說沒有留樣本。現在只能等F國的消息了。不過聽說除了咱們之外,令其他人也在那邊打聽這件事,還出高價說要買下來。至於對方身份,我們還在追。」

「指紋呢?」

「林純和方曉曉回國後補錄的指紋都已經拿到了。三年前林純報警說顧澎強|奸的時候,在派出所按過手印,那份文件也送到了。我們比對過,和系統里補錄的指紋一致。她的指紋我們也和庫里比對過,沒有找到一樣的人。」

也就是說,如果林純在整容前是另外一個人,那麼這個人並不存在指紋系統里,很有可能她原來的身份也是F國人。

兩人回到隊上,很快得知兩件事的新進展。

「傅隊,我們剛查到許垚的出入境記錄,在和林純簽約之前,許垚曾經去過F國。她還打車去了郊區的一家療養院。那家療養院有華商投資,其中一個投資人也是春城人,姓姚,叫姚嵐。」

「還有,那兩個留學生的背調也出來了。兩人的家庭都不算富裕,供不起她們去留學,可她們卻在中介那裡花了幾十萬。而且這兩人在出國前就和顧澎來往過,其中一個的國內電話號碼,曾有七次和顧澎的通話記錄,時間最短的半分鐘,最長的九分鐘。」

作者有話要說:

這篇文估計還有四分之一吧,快了。

第35章

兩名留學生的背調有些耐人尋味,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一幕是,這兩個家庭都曾經收到一大筆匯款。

而這筆匯款的名目是購買「古董」。

也就是說,這兩個家境樸素的家庭各有一個清朝遺留下的「寶貝」,顧澎有意收購,不惜花了大價錢買走。之後這兩個家庭又不約而同地用這筆錢送女兒去F國留學。

這是不是太巧了?

且不說清朝留下來的古董是否真有其物,就當做這是真的,這東西就值那麼多錢嗎?拿到了錢,怎麼就突然想起送女兒去留學,而不是用這筆錢改善整個家庭的生活?比如換一套更好更大的一點房子?

看到這份背調,傅明裕若有所思,心裡已經有了猜測。

專案小組幾人經過討論,都認為這兩筆「古董買賣」很有可能是兩次「錢色交易」。再結合林純曾報警說顧澎強|奸一事,令這種猜測越發變得可信。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