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不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傅明裕說:「他一直在蕭家醫院就診。有意思的是,蕭家醫院前些年搞過一次大裝,很多來不及錄入電腦的老病例都不見了,其中就包括方許十六歲以前的病例。」

三人一同陷入沉默,彼此交換著眼神,看到了同樣的情緒波動,也看到對方眼中呼之欲出的亮光。

許垚第一個打破沉默:「我有一個大膽的假設。」

第39章

小孩子常年生病一定會請病假,如果是嚴重的病,會請長期病假甚至休學。即便找不到記錄,只要問一問方許十六歲以前的同學就能得知。班裡長期有一個空位,老師點名總是缺席一人,大家一定會有印象。

當許垚講出大膽假設之後,傅明裕又和江進聊了一會兒,思路有了新的靈感,很快回到專案小組。

對顧澎和蕭婓的第一次詢問已經完成,傅明裕回到辦公室看視頻。

這兩人的表現和小說里描述得出入不大,蕭婓看上去比較沉穩,實則心思更深沉,顧澎看上去更張揚,卻像是藏了什麼秘密。

而且兩人就像是商量好似得,口徑一致。

問到遇害的女留學生時,他們都沒有否認認識二人,還說在國內就有過交集,還一起出去玩過。

這種局通常都是顧澎組,蕭婓附和,但不一定次次都帶一樣的女伴。

顧澎的描述非常模糊曖昧,民警便問,這算不算是男女朋友?

顧澎笑著說:「說是女朋友就嚴重了,最多就是約會。不過她們沒有損失,我會送一些禮物給她們。」

「約會」,還不到對外宣稱的程度,這是很西方的比喻。

民警又問顧澎和蕭婓,女留學生遇害之前,他們二人曾去過F國,是否和這二人見過面?

顧澎和蕭婓非常誠實,都說見過,還說被邀請去公寓小聚,不過天黑之前就走了。

民警又問二人這個時間點能否證明?

顧澎說:「證明不了。因為我也想不到她們在這之後會遇害。如果我提前準備好不在場證據,不恰好說明了我知道她們會遇害嗎?」

蕭婓則說:「證有不證無。應該由你們來證明我有罪,而不是我要自證清白。」

現在的問題是,即便能證實二人去過,但是沒有找到兇器,缺乏直接證據,很難說明留學生是他們所殺。

而且殺人動機是什麼呢?

傅明裕看完詢問視頻,陷入沉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