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棄奴持刀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以至於許開仁深夜悄然行至,倚在門邊久久望著他時,他沉浸式地睡著,不曾感知到盯視而驚醒。

許開仁凝視了許久那熟睡的笨蛋,夜將到盡頭時才悄然回屋,不眠思量了一宿,斟酌出了決定,提筆即落,落則無悔。

*

翌日正月十三,許開仁的親筆書信送到了吳攸的案頭。

吳攸回家時已是傍晚,原準備進地下暗室見故人,看完書信後眉間浮現了慍色和不解,直接吩咐琴決去把許開仁「請」到吳家來。

許開仁到他的書房時行舊禮,稱舊稱:「世子。」

吳攸揚起他送來的書信冷聲:「開仁,你說你要前往鄴州?你想好了嗎?」

許開仁作揖:「臣的所想都寫在紙上,世子若不得空一閱,那臣再口述一遍。」

他在信上一連列舉了十條請願調配的理由,從政到商盡數涵蓋,離去之後他空出的職缺也一一推舉了信賴的繼任人,確保交接不出紕漏。

條理很清楚,但吳攸一口否決:「一個鄴州,一王一梁都不值得你在這時候離開中樞。」

吳攸冷了聲線不想跟他商量。去年長洛的兩場季考被禮部動過手腳,以至篩出的可用寒門中人少之又少,今年他不打算再放任中流。

許開仁從高盛還在時就是吳家最好用的心腹,新法、樞機、籌算處處精通,又是代閨台文人之首,在寒門士子當中有不小的聲望,如今在他手下身居幾處職低權大的要職,又同時掛名在高驪所開的審刑署中任職,是個人都知道他假以時日前途無量。

許開仁卻在這時送了一封調往鄴州的書信,用腳趾頭想出來的?

「值得的。」許開仁不卑不亢地以理說服,「世子,開仁對這一年多的中樞述職頗有領悟,先太子的新法之精要,或許在外州推行更事半功倍,您在廟堂高處坐鎮,也是時候下派耳目到中央之下的枝幹地方了。鄴王外派僅是一年,一年不長,足以開仁帶回一卷完善地方新法的答卷。」

「這等小事不需要你親自下放,調配其他的寒門刀筆吏隨行就夠用了。」吳攸揉了揉眉心,「你要知道,你若是前去鄴州,你接下來一年所做出的政績全都隸屬高沅,對你自己的前程全然沒有好處!」

吳攸花費了兩刻鐘時間試圖打消許開仁的念頭,然而無論是哪條理由,許開仁總有更冠冕堂皇的義理反駁。自古文人多外柔內剛,一張口是能言善辯,一閉嘴是軟硬不吃,骨頭硬得全無攻克之地。

爭執到最後,吳攸倦了,直接差人把他捆起來關進客房,讓他再好好冷靜一番,實在不行,就關到高沅的隊伍離去為止。

然而他低估了許開仁的果決,那封請求調配的書信放到他眼前的同時,也有一封摺子掠過他送到了御書房。

高驪與唐維一行人樂於見梁失其儲,吳失其將,痛痛快快地把章給蓋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