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遇安原本還想多偷懶一陣的,這些人都不讓他清淨,那就大家一起忙起來好了。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這可是千古不變的真理,無論哪朝哪代都適用,他讓工部製作那麼多水泥出來,打的也是這個主意,修混凝土道路。
路一旦修起來,水泥消耗那是很快的,他之前還打算再等等,如今既然萬事具備,那就開始吧。
紀遇安在工部晃了一圈,便去找宏宣帝了。
翌日上朝,宏宣帝直接在朝上宣布了修路計劃,並把紀遇安擬好的計劃書傳了下去,朝中官員對於是否應該修路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大家開始各抒己見。
「不妥,修路勞民傷財,還不一定對百姓有用。」
一位御史大人首先出列反對,有人趁機附議。
「啟稟陛下,臣不同意張大人的話,事實是因為交通不便,百姓在城池之間往來艱難,要想賺錢更是不易,經濟發展不起來,導致很多地方非常落後,自己出不去,別人進不來,怎麼賺銀子。」
也有那眼光長遠的官員十分贊同修路,紛紛站出來,覺得安王分析得很有道理,要想富就要先修路。
想讓百姓安居樂業,首先要解決他們吃飽床暖的問題,而要想吃飽穿暖那得先賺錢。
修了路,進出方便,賺錢的機會和路子便多了,何況安王把修路的利弊都羅列得非常清楚了,前期投入是大,可一旦路修成便可以收過路費,怎麼看修路都是利國利民的舉措。
一番辯論下來,又有皇帝和太子的支持,大部分官員都同意了修路計劃,只是這修路的銀子又是一大問題。
好在紀遇安早已有所準備,這個問題打從製作水泥,起了修路的念頭,他就已經考慮到了。
幾日後,宏宣帝下旨封寧家為皇商,還給寧風流在戶部設置了一個官職,專職給戶部賺錢,充盈國庫,與此同時也給了他很多行商的便利。
皇商劉家跟江州茶稅一案有牽連,已經被處置了,原本皇商之位是要重新競選的,宏宣帝直接就封給寧家了,真是羨煞旁人。
寧風流整個人精神奕奕,士農工商,一下子從最末的商籍越到了士籍,這是有錢都買不到的,怎不令人激動。
怕是晚上做夢都要笑醒,誰有他這種運氣,這下真的是光宗耀祖了,果然是背靠大樹好乘涼啊。
寧風流很清楚,宏宣帝之所以看中寧家,主要原因不是因為之前國庫緊張時他們寧家捐了大半身家出來,而是因為他和安王的關係,看的是紀兄的面子,陛下十分相信這個兒子,也才願意給他身邊的人機會,否則完全可以選擇其他人。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