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歡迎回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門裡亮著燈,房子不大,一眼望到餐客廳。

朱師傅穿個白背心站在圓桌邊,正背著手解圍裙,也對他們說:「洗手吃飯,洗手吃飯。」

那口氣平常得好像每天晚上都見,都會這麼說上一遍。

時為心裡慶幸這場大雨,澆透了所謂近鄉情怯,還有叢欣,化解了所有尷尬。他只要跟著她進門,跟著她叫外公外婆,而後在門口換鞋,去客衛的水槽洗手,再圍著餐桌坐下。

六個座位的圓台面,坐了四個人,顯得有些疏落。桌上的菜卻很豐盛,都是初夏的時令,清清爽爽的。朱師傅大司務派頭,一一給他們介紹,香椿豆腐、涼拌豌豆苗、梅汁排骨、白米蝦仁、蔥油筍殼魚、六月黃毛豆子炒年糕、蛤蜊絲瓜湯。

其中魚蝦蟹和蛤蜊是一早去市場買的,梅汁排骨里的梅子,涼拌豌豆苗里的豌豆苗,絲瓜湯里的絲瓜都是自家的出品。小院裡開了兩小塊地種菜,角落搭了葡萄架,這個季節,院牆爬滿扁豆和絲瓜的藤蔓。沒有貴价的材料,也不怎麼講究擺盤,都是家常菜,卻最見功夫。

朱師傅特地把六月黃端到叢欣面前,拿筷子點點,意思叫她先吃。

這個季節的河蟹才長到手掌一半這麼大,蟹肉卻已經膏黃飽滿,一隻切四塊,炒出金黃色蟹糊來,裹在糯玉似的年糕片上。

叢欣夾一塊嘗,眯眼咂嘴,很是享受的樣子,說:「嗯,就是這個味道,外公對我最好了。」

總之情緒價值拉滿,搞得不苟言笑的朱明常也忍不住眼尾起了皺,嘴角上揚。

時為旁觀,只覺時光倒流。一樣的情景他看過無數次,差不多的對話也聽過無數遍。

他小時候來外婆家住,每次只要有叢欣在,朱師傅燒的就都是她最愛吃的菜。

欣欣年紀小,欣欣是客人,是外公外婆告訴他的道理。但當時的他心裡自有另一套理論。說是年紀小,其實叢欣就比他小几個月。說是客人,其實過去兩家房門挨著房門,每天一到飯點,她就扒著桌邊坐好了,簡直可以說是包飯在朱師傅這裡。大人都叫他讓著她,只是因為她嘴巴刁,有很多奇怪的禁忌,但又足夠嘴甜,馬屁功夫最好,讓身邊人心甘情願地為了她自找麻煩。

沈寶雲大概猜到他在想什麼,舀了一調羹香椿豆腐到他碗裡,以慈愛目光催著他吃,嘴上感嘆:「你外公一直念叨,說可惜季節不大對,香椿有些老了,香味也淡,你每年都趕不上。」

時為覺得有些好笑,外婆好像怕他們兩小兒爭寵,就跟小時候一樣。可又有些動容,是因為沈寶雲的語氣,也跟他小時候聽到的一模一樣。兩種情緒摻合在一起,他到底什麼都沒說出來,只是低頭吃東西。<="<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