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歡迎回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她像沈寶雲和朱明常一樣,也有過去的老習慣,把江亞飯店簡稱作「飯店」,好像只要說起大飯店,只此一家,別無分號。很多江亞的老員工都這樣。

時為走到她身邊,跟她一起站在窗前。

外面雨已經停了,夜空清黑,不見月光,近處多是住宅,密密亮著燈,最遠能看到江對岸陸家嘴的地標建築,但外灘的那些房子,包括江亞飯店,是被遮住了看不見的。

時為忽然說:「出去轉一圈怎麼樣?」

叢欣問:「去哪兒?」

時為提議:「就附近,騎自行車。」

叢欣笑了,說:「這時候出去騎車?」

時為只是又問了一遍:「去不去?」

叢欣看看他,說:「走吧。」

兩人於是下樓,出了小區,在街邊掃了兩輛共享單車。時為沒等她,一路騎在前面,也沒說目的地。但叢欣認得出方向,這是在往曾經的職工樓去。

周末的夜裡,時間不算太晚,路上多得是車和行人,地面潮濕,映出路兩邊的燈光,璀璨如琉璃。

那一帶很多老房子都已經拆了,有歷史價值的得以保留,經過翻新改造變成展廳、商店、餐館。

而職工樓是沒有價值的那一種,它只是一座1950年代造起來的赫魯雪夫樓。前面是保護建築,著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的一個洋行舊址,後面也是保護建築,基督教青年會體操館。兩幢房子中間有塊空地,就那麼見縫插針地造起一座五層樓方方正正的簡易水泥房子。十多年前被拆除,又變回兩座保護建築中間的一塊空地,是只有他們這樣的老土地才知道的遺址。

1976年,特殊年代過去,江亞飯店恢復營業。朱明常和沈寶雲憑著二十多年的工齡,以及特級廚師、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的稱號,在職工樓里分得一套住房。那是他們住的最久的一個家,門上永遠釘著「五好家庭」和「黨員之家」的紅色小牌子。

1992年,江亞飯店餐飲部的服務員叢甘霖和客房部的清掃員張茂燕結婚之後也搬了進去,兩人生了一個女兒,起名叢欣,這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個家也在那裡。

那是四樓最頂頭的一扇門,開門進去便是兩家合用的廚房,連著兩個房間。

那年七月的一天,叢甘霖打了一輛強生計程車,從紅房子醫院接妻子和女兒回家。當時的時為也才幾個月大,父親時益恆正出國學習,母親朱岩工作忙,休完產假就把他放到娘家,讓已經退休的沈寶雲幫忙帶著。

兩個小嬰兒就這樣成了鄰居,後來長大了一點,又一起上江亞飯店辦的職工子弟幼兒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