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鳳城人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說來也挺滑稽,這些人經常一隻眼睛忙著招呼顧客,一隻眼睛還要隨時提防姚錦翊他們的「偏三」,不知啥時候會讓他們猝不及防地殺到眼前。每次遇到這種情況,姚錦翊心裡都很不是滋味,他都不願意去碰那一雙雙惶恐的眼神,感覺這種貓和老鼠的遊戲有一種心酸的味道。

夏予竹雖然有時心裡會茫然無措,其實她也並沒有把鳳凰閣老宅子的拆遷這件事太放在心上,甚至她還有一點點的小期待。她認為拆遷無非就是在合適的時間,找到合適的房子,搬到另一個地方去住而已。她對於姚家的這座老房子,一直不太滿意。房子保溫性能差,建築質量拉胯,周遭的生活設施匱乏,這裡的居住環境實在令人難以恭維。她之所以一直住在這裡的原因,無非就是離單位近,上班方便。

他們家現在居住的這四間瓦房是南屋,冬冷夏熱,梅雨季節還返潮。特別是十冬臘月尤其難熬,屋門一打開,撲面而來的北風,像一位脾氣暴烈的魔鬼,眨眼間就直接捲走了室內僅有的一點點兒熱乎氣兒。

廚房和客廳的是兩個獨立的朝北開的門,這兩個房間並不相通,出出進進開門關門很不方便,這還算勉強可以接受,最讓人無奈的是院子裡面沒有廁所,自建的那間簡易衛生間,小解沒問題,想解決大號問題是萬萬不行的,這就需要他們必須跑到姚家大院外面的公廁。夏予竹經常戲謔自己是嫁到了印度,像印度人一樣,對擁有一間獨立的衛生間有一種深深的執念。

提起旁邊的公廁,夏予竹就像被人踩了腳尖一樣,心裡直抽抽。那家臭氣熏天的廁所,始建於建國初期,也可能是時期,反正是在鳳凰閣方圓三里之內,從耄耋老人到黃毛幼童,提起樓西那間老廁所,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老廁所的東、西、北牆分別藉助於三家居民的院牆順勢而建,廁所門朝向樓西大街。男女廁所由中間一堵青磚牆隔開,厚厚的青磚上布滿脫落的青磚沫,青磚返鹼吐白現象很嚴重,堆在牆根下磚沫是蟲類動物的滋生地,裡面常常爬滿了粘泥蟲、千足蟲等等小動物,一些又大又瘋的花蚊子經常在此出沒,在人們內急的歌聲唱的正嘹亮的時候,它們往往會「趁火打動」,時不時地伺機來問候,小小地「騷擾」 一下人們身體上肌肉最肥美的部位。

這個老廁所男女各有三個蹲坑,蹲坑兩邊的坑沿兒是青石踏板,石板被無數隻腳磨得凹凸不平,滑溜溜的,濕答答的,站在青石板上的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一個趔趄就會讓人雨露均沾。

樓西大街是老城區最繁華的一條街,這裡住房稠密,居民眾多,周圍商鋪林立,顧客人流量大。所以儘管這間廁所簡陋污穢,衛生條件差強人意,但是它的使用率極高。經常有人急三火四地捂著肚子奔進廁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出蹲坑的三個小糞包,在明亮的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芒,混合著黃的紅的湯湯水水,令人作嘔,讓人瞬間便意全無。第一反應就是掉頭而去,但是無奈肚子裡面波濤洶湧,周圍又沒有其它可以方便的處所,不得不迴轉身捏著鼻子,忍住嘔吐,小心翼翼地踏到青石板上,生怕碰到坑裡面的地雷。

晴天還可以,畢竟光線好,易於避險。如果趕上陰天下雨,月高風急,上廁所簡直苦不堪言。如果想來此地解決內急的話,必須要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思忖半天才能下決心。來這裡行個「方便」,簡直就是進行一場小型的戰鬥,就這麼髒亂差的如廁環境,人們上廁所還經常需要排隊。

夏予竹對這個廁所深惡痛絕,能解決的問題她就儘量在單位解決。這些年,她苦不堪言,牢騷滿腹,她經常對姚錦翊說:「我們不能一直做『阿三』呀,無論如何咱也得擁有一間獨立衛生間!奮鬥,奮鬥!」

常言說吃喝拉撒無小事,哪一樣安排不好就塞心。有時候,使人不快樂的,都是一些芝麻小事,我們可以躲閃一頭大象,卻躲不開一隻蒼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