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他紛紛的情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第二天,他們在神座住下,那是一個天堂一般的藏民村落,翠綠的高山草甸下,寥寥幾戶藏族民居,年輕人都去城裡工作了,每戶只留下一兩位老人堅守著陣地,老人們種地,也招待遊人,他們有好吃的土豆,洗乾淨帶著皮簡單的蒸一下,蘸著辣椒干碟入口,比霧山的土豆好吃一百倍。村子門前有一條河,河水奔流不息,站在河邊往山上看,總能看到穿著紅衣的喇嘛靜靜站立在山頭,身後或許還跟了一隻高大的黃狗,俞非按下快門,將這樣的景色定格在相機里。

余後幾日,他們前往阿壩縣城,逛寺廟,參加篝火晚會,騎馬,跳舞,返程的路上,他們走走停停,欣賞格桑花,在空曠的草地上奔跑……

那幾日,俞非一天要發三四條九宮格朋友圈,分享美景,儲存快樂,這是旅行的意義——造一些美好的回憶存起來,在每一個百無聊賴的日子裡,反覆的咀嚼。竟然歷久彌香。

中午11點30分,俞非終於關了手機從座位上起身,倒不是要去做什麼緊要的工作,而是午餐時間到了。

要是能天天這樣,怎麼能不熱愛工作呢?可惜下午真的要搞點成果出來才行,不然一天都在摸魚,下班時該沒辦法跟自己交差了。是的,跟自己交差,編輯老師通常不太理會記者的工作節奏,只要求你兩日內交稿,兩日後交不出稿就是個死,於是乎,午休過後,俞非終於打開桌面上的工作文件夾,開始整理昨天下午的外採錄音。不得不說,整理錄音是一件極其痛苦的事,大部分採訪動輒一小時起步,俞非戴著耳機,一邊聽錄音,一邊不停敲動鍵盤,敲幾行還得停下來,回放,檢查是否準確……一個錄音整理完畢,一個下午基本也就結束了。

從前實習的時候,報社每周五的選題會,俞非一次不落的參加,每次照例報上3~5個選題,然而儘管選題OK,分到她手裡的稿子還是少得可憐,好在記者們採訪時總是喜歡帶著她觀摩學習,作為回報,她需得幫忙整理錄音。

實習期結束時,俞非成了全報社最會整理錄音的人,如今,做了一年的正式記者,俞非以為終於也能叫新來的實習生幫忙整理採訪錄音了,沒想到新人實習生根本不理她——這傳承到她這裡生生給斷了。俞非忍不住在心裡感嘆,呵,現在的年輕人……

沒辦法了,她只好自己整理,今天整理出錄音,明天根據錄音出一版初稿交給編輯,一個選題進行到這裡,基本就算OK了,餘下的改稿都是小意思。實際上,整理出錄音的同時,俞非的腦子裡基本已經把初稿寫好了,明天只需要把稿子從腦袋裡搬到word上就行。

對於記者來說,沒有什麼比完成一個稿子或是即將完成一個稿子更輕鬆的事了,俞非因此神清氣爽,連帶著對今晚的相親也充滿興致。

這樁相親是報社內刊部的編輯虹姐介紹的。虹姐是位頗為熱心的80後,平日就很關照報社新人,她最熱衷之事,是把自己沒生孩子之前的照片發給新人們看,以此叫大家知道,別看她現在胖了老了,其實她也曾是個大美女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