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他紛紛的情慾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結婚潮已經不是第一波了。

大學剛畢業那會兒,就有高中同學著急忙慌的結婚,新郎新娘大多是初高中同學,他們在農村老家擺三天兩夜的大席,因為是第一波結婚的人,新鮮得很,加之那時同學們的時間常有富餘,收到邀請——如果上學時不是仇人——通常都會欣然赴宴。大家結著伴從主城開車出發,花兩三個小時抵達區縣,又花一個多小時從縣城開到村里。到了村里無需問路,只要朝著小孩最集中的那戶人家開,駛近了,隔著老遠看著主家院壩里搭著一個色彩明艷的婚慶舞台——相較於素日灰淡平靜的農家院壩,這樣張揚的舞台或許是突兀的,像一朵發舊的塑料花,不合時宜的插進那塊沉穩殷勤的土壤——這樣的舞台,的確很難稱得上清爽精緻,但它的喜慶卻是不容置疑的。總而言之,有舞台的地方就是此行的目的地了。

停好車,下車,必有一番熱情的寒暄,新郎或新娘會對著眾人露出一種標準的闊別多年終於再次見到老同學的神情——一種發自內心的幸福雀躍的神情。或許主家的媽媽還會拉著女同學的手說一些諸如「辛苦你們跑這麼一大趟」之類的話,大夥通常這樣回:「哪裡哪裡,ta結婚我們肯定是要過來的撒,叔叔嬢嬢,恭喜恭喜!」

寒暄結束,遠道而來的一伙人開始拘謹,只好儘可能湊在熟悉的同學堆里,聊著大家喜聞樂見的高中往事,例如上學時誰誰誰喜歡誰誰誰,現在他們怎麼樣了呀,誰誰誰考了什麼大學,如今在哪裡工作啊,哪個老師被調去別的什麼地方啦,地震時那個誰穿著一條藍色的破洞褲衩就跑下樓啦……諸如此類的,老同學見面,左不過就是追憶往昔。

幸而村裡的婚宴比城裡的好吃,好吃得多,新鮮的豬腰花配上主家自己醃製的泡椒,下到大鐵鍋里翻炒均勻,鮮香麻辣,冒著熱氣,一盤一盤的被端上桌;滷好的豬耳朵,切成細細的薄片,加足調料和胡海椒,經由村里做飯最好吃的大廚的妙手,不鏽鋼大盆里一拌,又是一盤一盤的被端上桌,好吃得要了老命……都是周文麗做不出來的味道。

這樣熱鬧的農村婚宴,俞非和周序各自參加過兩次。

後來,一方面是不想再折騰,另一方面,也沒時間這樣去折騰了,再有連結發過來,能推的就都推了。自然,份子錢照發不誤——也不知什麼時候能收得回來。

第二波結婚潮自去年夏天伊始,一直到現在,還在持續進行中。新郎新娘大多是畢業後認識的朋友同事,也有家裡介紹的相親對象。他們用易企秀自製婚禮邀請函:配上10來張製作精良的結婚照,用《everwww.loushuwu.ccarry you》之類的英文歌做背景音樂,如果是華語歌,大多會用陶喆的《就是愛你》,王力宏和Selina的《你是我心內的一首歌》也不錯;他們聘請專業的策劃、司儀、攝影攝像,在濱江路上的高檔酒店裡舉辦婚禮;他們買德芙巧克力做喜糖,用朝天門批發來的小玩意兒做伴手禮;婚禮當天,新郎新娘連同他們的伴郎伴娘都穿上隆重考究的禮服……然而要問這樣的婚禮較之農村大席有何不同,恐怕也沒什麼不同,不過是多了幾分程式化以及冷漠的專業氣息。

過去大半年,連續參加了五六個同學的婚禮後,俞非慢慢厭倦了這樣的程式,堵門,為難伴郎,故作曲折的找鞋儀式,跟車,落座,主持人上台——來一場刻板而世俗的開場白,新郎上台,新娘入場……再往下便是一些俞非閉著眼都能講明白的流程。一開始,俞非把期待放到婚宴的菜式上,可惜,清蒸鱸魚、白灼蝦、燉整雞、涼拌木耳……高檔酒店裡的每一道菜都精緻又好看,味道卻只堪用普通來形容,對此,俞非感到疑惑,到底是自己的舌頭出了問題,還是酒店裡的婚宴原本就是這樣的寡淡。

總而言之,如今的俞非,對婚禮已經再沒什麼新鮮的期待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