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進大佬自傳里成了白月光[70年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說得同學們是一邊嗷嗷怪叫聲此起彼伏,一邊又忍不住滿心期待著參與那樣一聽就熱血沸騰的集體活動。

一時之間,同學們幹活的積極性倒是完全被調動起來了,雜草與泥土齊飛,大笑與大叫齊鳴。

分到撿石子小組的鹿姝一邊聽同學們高談闊論逗樂耍寶,一邊埋頭認真撿石子。

第14章 勞動課

校田地都是開荒開出來的,土壤貧瘠,一層淺淺的黃褐色泥土下全是石層,翻地的同學把鋤頭揮舞得用力一點,都能磕到石層,多來幾下,手臂也得震麻發痛。

經過一年年的耕作施肥,現在好了一些,只是每年耕作的時候,下面都要翻出不少石頭。留一部分碎石在土壤里倒是不影響農作物生長,多了就不行了。

鹿姝她們小組的任務就是篩選掉硬石頭,剩下的一捏就碎的石頭可以不用管,因為植物根系和風雨會把它們慢慢變成泥土。

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慢慢改善。

校田地屬於國家給地方學校的一種補貼,不收農稅提留,收穫的糧食蔬菜都歸學校。

每年收穫了糧食和蔬菜,學校會把大部分拿去收購站賣錢,賣來的錢要麼給學校搞建設,要麼給貧困生發放補貼,像江盛那一塊五的學雜費補貼就屬於此類。

剩下一部分賣相不好的,就拿去伙房做成免費湯,供應給學生老師。

撿石小組因為活計輕鬆,量就相對增加了些,在翻地小組到來前她們要先跑一趟,把露在表層的石頭篩選一遍。

等翻地小組過後,又有除草小組把草根從泥巴里抖出來,她們撿石小組又要再撿一遍。

撿石頭是挺輕鬆的,就是掛在肩膀上的背簍太沉了。

鹿姝剛開始學著其他同學那樣把背簍帶子掛肩膀上,可石頭多了壓得肩膀疼,她就乾脆把背簍放地上,撿一段路再回來搬一下。

——把背簍拖著走是萬萬不能的,背簍是學校老師自己編的,屬於集體財產,拖著走弄壞了背簍可是要挨批評的。

在這個物資匱乏的年代,能靠損耗人力的方式取代的,通通都要以保護集體財產優先。

這不是單純地喊個口號,而是大家都如此付諸行動。

等把石頭運送到邊上,鹿姝鬆了口氣,站起身捶了捶腰,懷疑自己明天起來會不會腰酸背痛,胳膊腿腳都得抬不起來。

畢竟她哪怕是到姑婆那裡玩,也從沒正經幹過農活。

跟在姑婆屁股後面去地里抓蟲子玩泥巴不算。

這些石頭都是有用的,由另一組同學用籮筐扁擔挑到附近鋪路。

除草小組抖出來的草根也會在稍後他們收工時由同學們背到伙房,交由司務長帶著校工簡單篩選清理一番,能餵牲畜的就拿去餵牲畜,不能餵的就曬乾當柴燒。

總之是沒有一點丟棄浪費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