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捧著熱乎乎的奶茶碗,凍僵得五指和思維緩緩復甦,先回答了賀蘭定最最關心的事情,「賀女史還好,元、劉兩位大人很是重用她。」
聞言,賀蘭定鬆了一口氣。之前阿昭在給自己的信中提過她給朝廷出了不少賺錢的點子,比如賽馬、□□之類。
阿昭為朝廷斂財豐厚,因此胡太后以及劉騰、元叉都很看重她。想必,這一回洛陽政變,阿昭能夠安穩,也是託了那些新奇斂財點子的關係。
「七月初四,含章殿兵變,清河王被伏殺。賀女史察覺不對,當即召健婦營女兵圍守太后寢宮。」女兵面色一痛。那一夜的刀光劍影、流血犧牲,只要想起便覺痛徹心扉。
「健婦營?」賀蘭定問,「是女兵營嗎?」先前阿昭只說自己想要組建一支女子護衛隊。但是說過後在書信中就再也沒有提過,沒想到她真的建成了。甚至這隊女子護衛隊還參與到了宮廷政變之中。
「一夜血戰,一千個姐妹最後只剩下三十二人。」女兵雙眼通紅。
「劉騰、元叉掌握了虎賁軍、羽林軍?」一夜激戰居然沒有任何救援,可見宮廷的武裝力量已經被策反掌握了。
女兵點頭,「去歲虎賁軍圍殺張府,一千多人犯事,卻只誅首惡八人。那些僥倖活命的虎賁視劉大人為再生父母,爭先恐後拜其為義父。」危險自此埋下。
劉騰掌握了虎賁軍,野心愈大,終究在隔年發動政變,幽禁了一手提拔他的胡太后。
「不對。」賀蘭定擰眉,「你們與虎賁軍作戰一夜,劉騰安能留你們?」又怎麼會容下阿昭呢?
「戰至天明,無力回天。」女兵面上悲切,「賀女史佯裝不知道一切,反向元劉二人求援。」
誰都知道罪魁禍首是元叉和劉騰,可是阿昭黑不提、白不提,只道賊人襲擊皇宮,胡太后急火攻心,不良於行,請兩位大人出面主持大局。
阿昭的主動退讓換來一條活路。元叉和劉騰也不想把事情做絕,他們得到了胡太后的懿旨:「朕不幸染病,無力朝堂,遂還政於聖上。高陽王與侍中元叉共同輔政。」
懿旨中沒有提到劉騰,這是阿昭的意思,「如今劉、元能夠聯手,那是要共同對抗陛下。如今陛下退居宣光殿,兩人必有一斗。」
元叉有太后懿旨,劉騰有虎賁軍支持,兩人旗鼓相當才能斗得你來我往。如此,胡太后才能安全。
「萬一劉騰羞惱遷怒於朕,該如何是好?」胡太后已然嚇破了膽子。
阿昭道,「劉騰畢竟是太監,從古至今焉有太監攝政監國之例?」倘若懿旨讓劉騰監國,那胡太后絕對能名流千史——臭名。
阿昭將利弊和各方的勢力糾結細細說予胡太后,「且新平郡君還在宮外,有她在,元大人總要顧念這一份親情,不會要了陛下的性命。」
阿昭卻沒有提皇帝元詡的存在才是胡太后活命的最重要原因。只說新平郡君的作用。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