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書後成了流放炮灰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最後,姜淮發現了一個打發時間的好辦法,看書。

只是安遠府的藏書實在是不多,而內容也比較的枯燥無味,姜淮想看的小說非常的少,頂多就是有些遊記類的書,寫得還是很文縐縐的,看一句,腦內翻譯一句,開始實在無聊的時候,姜淮還能堅持看下去,甚至按照遊記的說法畫圖,可看到後面,姜淮就看不下去了,因為這遊記看得他仿佛在看各地地圖似的。

反倒是蕭靖昭很喜歡看這些遊記,姜淮就將搜集來的遊記都給蕭靖昭了,自己冥思苦想,然後去找了一些說書人,讓他們給自己寫點打發時間的小說看。

本來姜淮是想找讀書人的,可在大周,能讀書識字的人,哪個不是想著為朝廷做事,如果姜淮想讓他們寫的不是小說都還好,可小說,在這些人看來並不是什么正經事,尤其是姜淮給出的案例更是讓他們覺得有些荒謬,自然都是婉拒了。

如果姜淮用權勢強行逼著他們來寫,當然也是可以的,只不過姜淮清楚,以他們這不情不願的態度,必然是不會去認真研究如何寫小說,更別說寫出讓他覺得好看的小說。

因為在現代,姜淮看的小說數不勝數,眼光自然也被拔高了,如果對方用心寫,或許靠著點古代的風格,加上兩個世界不同的腦迴路,多少還能吸引點姜淮的注意力,可要是不用心,那寫出來的內容就慘不忍睹了。

對方要是磨洋工,那浪費的也只是姜淮的精力和時間,而且誰知道這些人有沒有寫小說的天賦呢,與其找這種不願意合作的,不如去找一些有天賦的,還願意合作的。

而說書人就進入了姜淮的視野,能說書,也基本就會識文斷字了,哪怕學得粗淺,但姜淮想看的小說也不要求對方用詞如何講究,能將故事說明白就夠了。

而說書人講了這麼多年的故事,能被舉薦到姜淮面前,也自然是有足夠的天賦,畢竟一般的故事,說書人不可能是照著書就這麼念,需要重新整理一番,講出來才能足夠吸引茶客。

而這種整理,也相當於是在鍛鍊他們寫小說的能力了,最主要是,這些說書人很聽話,知道姜淮想看什麼後,就會照著姜淮的需求來編故事。

其實這種自己知曉大致劇情的故事聽起來還是會有些無聊,但是姜淮也沒有辦法,他如果直接讓說書人自由發揮,那對方講的就是符合大周風味的故事,雖然還行,但是不太符合姜淮的喜好。

而他這邊給不一份大綱,讓對方照著填充編寫,哪怕文筆細節可能不太符合要求,走向自己也清楚,可也是鍛鍊一下這些說書人,這樣對方才能進步,後續才可能獨自編寫出符合姜淮喜好的故事。

姜淮不會低估這些說書人的能力,但同樣也不會過於高看他們,認為他們無須學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