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等到寧和年歲漸長見多各式形色人物,心境不同,看法也生出變化。也逐漸懂得了。其實一個人所呈現出來的樣貌有如一面鏡子,鏡中照映了他置身的環境、家中情形,以及此生經歷。
有人父母慈和,兄弟友愛,走出來便活潑純真、溫和可親。有人自小蒙名師教導,熟讀經詩,走出來便風儀落落、自有風華。有的人出身高門富貴之家,從小錦衣玉食,走出來便行止優雅、視金帛財物如尋常……而有的人,生來便如踏在尖椎之中行走,目之所及皆是利刃,那麼他自身也會長成尖椎利刃的模樣。有的人久居荒蕪,與豺狗虎狼並行,那麼他後來也會成為其中一員。所謂見青山者性青山,見江河者性江河,見泥潭者,性泥潭。能夠秉持本心,出淤泥而不染者畢竟只是極少數。
於是寧和再看這些人,慢慢只覺悲憫。就如她今日見沈媞微種種,便已能隱約瞥見她身後那條崎嶇來路。她這一路行走至今,想必殊為不易。
回到寒洞中,寧和覺得身上不適已漸緩解,便靠在石榻上,開始反思自己這幾日所做所為。
吾日三省吾身,這也是寧和長久以來的一個習慣。不僅通過自己反思自身,也通過旁人之行反思自身。
我今晨不當因一時新奇劍法便流連在外,既有損自身,又使得沒能在叔寶前來之時及時調停雙方。少自製,此錯一。
且收留沈媞微一事,我也應當再考慮更周全些。至少需將就若有人來洞中之事,與她商討一二。少思慮,此錯二。
寧和又想到周沈與叔寶三人。
叔寶疏忽莽撞,貿然上前,才致使沈媞微有機會下毒偷襲。我日後凡事當謹慎,萬不可如此。君子不立危牆,防人之心不可無也。
周兄輕率少擔當,一不願回師門面見其師,二不能妥善處理沈媞微之事。子曰:人無信不立。昔者季布一諾千金,我既有幸能識文墨懂理義,行走世間,也當如他一般言出必行。
至於沈媞微,寧和想了想,覺得自己與她應當不是一類人。但又想了想,覺得還是有可引以為戒之處。比如需得專注於增長自身,勤學苦練不輟,方能不使自己輕易落入狼狽無助之境地。
細細思慮間,倦意越濃,寧和往下倚了倚,不知何時睡了過去。
……
不知過去多久,寧和只覺耳邊有聲音吵吵嚷嚷,擾人得很,皺了皺眉,慢慢清醒過來。
才剛睜眼,就聽見有說話聲從外面傳來:
「你真要將青雲令給她?師兄,我看你真是昏了頭了!你不是已說了,她腹中並未懷有你之血脈嗎,為何還要給她!」
寧和眨了一下眼,聽出這是叔寶的聲音。她四下望了望,發覺自己還是身在寒洞之中。叔寶為何在此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