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朝那橋的方向「望」了一會兒,想起來問了一句:「前輩,此間通路,想來是在橋上?」
然而話音已落,卻全無回音。
寧和疑惑道:「前輩?」
「他不在這裡。」寧皎說。
寧和頓時有些驚訝。她還當這位前輩當真要和他們一路同行呢,又或者興許是前輩此時有什麼旁的事需去做?
只是沒了他在旁指點,自己和阿皎恐怕得走些彎路了。
多想無益,寧和道:「既如此,咱們就先上那橋去吧。」
一人一蛟便上了橋。
一路並未遇到有何阻礙,耳邊是濤濤水聲與風吹蘆葦之聲,潮濕的水汽撲面而來,叫人覺得有些冷。
寧和說:「阿皎,我如今目不能視,你若看到什麼,就說與我聽。」
寧皎應了一聲。
上橋之前,有一段幾丈長的泥地,長著許多葦草。寧和走得很穩當,片葉也未叫它們沾身。
很快,腳下所踏變成了石階。寧和知道,這是到橋下了。
這時,就聽身後一步的阿皎忽然開口道:「老師,
這橋邊有字。」
第八十九章
「字?」寧和聽了回身看去, 「在哪兒?」
寧皎走動幾步,說道:「此處。」
寧和跟了過去。
那是一塊石碑,立在道旁, 大約有人高, 字就刻在碑上。
寧和伸出手, 試著用指尖從碑面上輕輕撫摸過去。
阿皎這些日子隨她學了許多字,常見的已大多都認得。他認不出, 要麼這字很生僻,要麼,不是今時的字。
手下觸感粗糙而冰冷,滿是風沙的痕跡。
寧和把整塊碑面上下摸過一遍,凝神細思片刻,道:「這字寫的應是,鶴涫……台。」
寫的是陳篆,屬於數千年前,一個叫做陳國的國度的文字。
鶴涫台。
橋前立碑,立的應當是這座橋的名字。可這分明是橋,寫的卻是「台」。
寧和頓時想起先前在那登仙梯上與那青衣道人初見時, 曾聽他念過一首:「朱九庭前玉石欄,一階更接一階長。青磚紅磚相間砌, 但悲不見鶴涫台。」
她當時不解其意, 只記下來, 如今見這碑上所寫鶴涫台三字,便立時想起前言來。
這四句聽來不算什么正經詩句,文采談不上, 對仗也不工整,更像是什麼地方的俚語俗句。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