婢女們哪敢多說什麼,紛紛表明自己知道了,下回再不敢了。
第60章 60毛線
侍女們是走了, 趙婉卻趴在亭中的圍欄上,看著隨風泛著微微波瀾的湖面若有所思。
她想到臨州城也有關外進過來的牛羊等物,那些羊毛最後都到哪兒去了?
若能組織起女娘們,如棉花一般將之紡成毛線, 然後織成毛衣, 想必也是個很不錯的就業方向啊。
如今百姓當中,棉麻的利用率其實已經相當高了, 普通人能穿上棉布衣裳, 貧苦人則大多只能穿麻衣, 這些衣裳平常時節穿著很是不錯,冬日裡卻不甚保暖。
有錢的,自然可以做成兩層, 冬日絮上鼓鼓的棉花,夏日則拆下來。無錢的, 卻只能絮些旁的物事, 更甚者連夾層也無條件製作。
每年於雪中凍死之人並不少。
而毛紡,在大衍並非沒有,而是相當稀少,也不太用來做毛衣。
更多的,是那些遊牧民族,將動物的皮毛整張鞣製, 爾後拼接成可防寒防沙的袍裳。
而用針織的方式將紡成的毛線織成衣物,卻是此前從未有過。
無需購買與操作複雜的紡織機,無需寬敞的空地,無需占據大片大片的時間……只要幾根木枝削成的光滑的針, 一捲毛線,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將之快速織成保暖的衣物!
而這一切的根源, 還在那些在此時無甚大用的羊毛上。
趙婉回憶著在現代時的那些毛衣織法,卻遺憾的發現自己除了會簡單的基礎針法,就只會織那種很多個大洞的圍巾了。
當初讀初高中時,那樣的圍巾可時髦得很,有玩得好的夥伴過生日,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通通都送圍巾、圍脖。
趙婉那會兒的生日正是秋冬接壤之際,每年同學們送的圍巾,各種顏色,各種形式,她都戴不完。
她送出去的亦不少,只不過手藝有限,通常織出來的圍巾不是缺陣便是多針,總歸有些這樣那樣的瑕疵。
但無妨,趙婉生得好看,是學生們暗中在貼吧評定的級花,能得她一條圍巾,就已經是很值得暗戳戳炫耀的事情了。
當然,趙婉本人沉迷學習,對網絡玩得不太順溜,因而對此一無所覺。之所以後來知曉,還是畢業時玩得好的同學告訴她的。
想遠了,趙婉搖搖頭,將那些日漸模糊的記憶埋藏在腦海深處,繼續思考著眼前的事情。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