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王掌印,這定是瓦剌的計謀,再繼續深入,正中瓦剌之計也。」

這是王振的同黨,也是鎮守大同的宦官郭敬。

到底是自己人,再聽著郭敬說著前線的敗仗情況,王振到底被嚇住了,當即就傳令,大軍撤出大同。

朱祁鎮自然沒有意見,瓦剌都被他嚇走了,窮寇莫追,就聽先生的吧。

朱祁鎮心裡有些遺憾,還以為到了大同就和瓦剌大戰一場呢,沒有想到瓦剌這麼慫。

卻不知道,大軍未與瓦剌交戰,才到大同就又撤出來,軍心更不穩了。

大軍從京城一路過來,根本就沒有好好休息過。

朱祁鎮倒是在豪華的御駕里好吃好睡的,跟旅遊似的。

可群臣將領們卻不能這樣閒著,要巡視陣地,安撫大軍士氣,累的不行。

最主要的是,糧草不足,大家又累又餓,還受寒生病。

即使再畏懼皇帝,也是抱怨聲不斷。

這個時候王振又指揮,讓大軍退兵從紫荊關(今河北易縣西北)的方向回京。

這一來,就要經過王振的家鄉蔚州。

群臣大為不滿,紛紛反對。

王振可不管,他要帶皇上去他的家鄉蔚州,讓皇上駕臨他的家,好在父老鄉親們的面前好好顯擺他的威風。

他閹割自己入宮當太監後,就一直飽受非議。

畢竟從一介秀才,受人尊重的讀書人,變成了太監,家中族親也都被人不恥。

這次王振說什麼也要帶著皇上去蔚州。

朱祁鎮也同意了,他知道王振的不容易,所以很願意給王振面子,為王振在家鄉撐場面。

走了四十里,王振又想起大軍去蔚州,肯定會損壞他家鄉的田園莊稼。

於是王振又改道去宣府。

「王掌印,自此趨紫荊關,只有四十里,大人應該從紫荊關回京,不應再取道宣府,以免被瓦剌大軍追及」

大同參將郭登和大學士曹鼐等向王振建議,王振卻不聽,依舊一意孤行,堅持改道宣府。

原本大家就疲憊了,就更疲憊不堪了。

也因此錯過了最佳的撤退時機。

才到宣府,就聽聞瓦剌追過來了。

兵部尚書鄺埜兩次上書,請求去居庸關。

朱祁鎮不理。

鄺埜親自懇求,「皇上,大軍不宜停留,儘快到居庸關才是。」

之前讓停留休息不讓,現在不該停留,卻又停留。

群臣也是氣的不行,他們的命也是命啊。

大軍現在已經沒有士氣了,甚至大家都疲憊不堪,病的病死的死,讓瓦剌追上,大家就必死無疑了。

王振勃然大怒,「你這個腐儒,怎麼會知道用兵之事,再胡說八道,必死無疑!」

當即命人強行把鄺埜拖了出去。

鄺埜悲痛又絕望,群臣們也痛恨不已。<="<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