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也在爭論,到底該不該碾過去。一些大臣覺得不仁義,另外一些大臣覺得該碾,既然都是他們的地盤了,那當然得用掃把把別的東西掃出去,但是不敢說話。
這些新地盤,有效阻隔了倭寇的死而復生。
他們的地盤也都建立在適合建立港口或災害較少,土地平整,適合生存的區域,這些都是倭寇登陸、停留、補給,進行修整的區域。現在,他們敢靠近就直接被幹掉。
但是,西南還是需要一位能夠總領一切的大臣。
有些大事從西南到興京,來回一趟時間太久遠了,很容易耽擱事,且西南的行政劃分與人員任免也需要規整,這連帶的就有許多事。
之前眾人都在猜,呼聲最大的是瑞王。他就在南邊,且在戰事期間做了不少事,他買木炭這件事,別管有意還是無意,絕對從根本上帶來了西南的領土。過去大臣們還無所謂,但糧食進入興京,了解有土地上水稻可一年三熟的那一刻,意義完全不一樣了。
第168章 大黑魚的奏摺
168
如今事實放在眼前, 部分極其敏銳的大臣感覺:「這行事手段有點熟啊……」斜目。
顓孫恬義:「……」別看我,與我無關。
其實瑞王是很適合的人選,他近, 最近還展現了足夠的才干。但若讓瑞王去管理西南, 就是實際意義的藩王, 他反而成了最不適合的人選。
現在薛家退了,太子派不敢伸手。英王派靠前的都是剛從外頭調派回來的,也不適合。
剩下的眾人各方面都差, 可面對這個好差事, 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在稍差的人群里,屬於有優勢的, 自然都在運作這件事,不是想去撈錢,是真心實意想去有一番作為的。
若將西南安定,這可是名垂青史的事情。以後大楚但凡提起西南, 就得連帶著他的名字一塊兒。可顓孫大郎被提起來了, 年輕官員不忿, 覺得應該不可能, 是有眾多中青年官員上折抗議。
聰明人卻很快意識到了不對勁——英王派沒反應就罷了,那是他們自己人。太子派沒反應也能理解,之前他們元氣大傷, 現在蹦出來就是和英王黨硬碰硬,要倒霉的。
怎麼其他中立或小派系的頭領, 也一個都沒帶頭的呢?單純說是他們不想和英王對上, 不太對。
答:「若陛下將此大任交於顓孫大郎,老夫還真想看看他的正經能耐。他是只能當個謀士,還是……真國士。年紀小?沒資歷?沒功名?非常之人當行非常之事。爾等若是能寫一部《戊志抄》, 老夫也給你們上表,請陛下破格提拔。」
《戊志抄》是一部很有趣的書籍,年紀越大,越有才學的越喜歡看,這部書最有趣的地方,便是與現在儒家斷章取義的摳字眼正相反,作者(顓孫大郎)更喜歡以開拓的眼光,集合一段時間內的多種情況來進行分析。一些前人做出的讓人出乎意料的行為,在他的分析中,成為了必然。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