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裡,年輕力壯的太子,漂亮宮女或太監,和尚,道士……古代熱搜,但這些詞再加上「香.艷」一詞,顯然能抓牢民眾的心。之前他們最喜歡討論的少將軍都被扔在了腦後,每個人都甩著一片舌頭,朝這些詞裡塞進「我認為」應該與之相關的內容。
太子……病倒了。
他如何不清楚元烈帝要做什麼?之前他雖有錯,但只是朝臣心知肚明,百姓不知道,天下不知道。現在惡了他的名聲,之後的廢太子,也就成了名正言順。
多有趣?英王與瑞王恰好都不在京里,若在這期間他被廢了,哥哥和弟弟能輕輕鬆鬆把罪過甩開。父皇也能哭哭啼啼地述說自己的無可奈何,說「都是太子的錯,朕是被逼無奈的。不能讓這樣一個人日後登基稱帝,禍害江山社稷。」
他畢竟是父是君,他大可以斥責自己的兒子和臣子。
太子能想像得到這一切,甚至閉上眼,父皇的聲音、神態,臉上的眼淚都是那麼清晰。
「咳!咳咳!」一夜過去,太子就病倒了。
元烈帝來看他了,隔著屏風。
太子道:「父皇,您……給兒臣點時間,兒臣,想當太子。」
元烈帝道:「好。」
太子病得更重了,病中寫了一封奏摺,奏摺上泣血哭訴著自己的不孝。
身為兒子要讓年邁的父親擔心,身為臣子反而要父皇操勞等等。
太子看著頭頂的杏黃色的幔帳:還有一線生機,只要……西邊亂起來。
他沒有派人去搗亂,這時候這麼明顯的舉動,只會再次激怒元烈帝,讓元烈帝直接下殺手。
甚至朝中的大人們,也都約束了在西部的自己人。
但這件事上面的人不亂,下面的人也會自己鬧出亂子的。
大小糧商就不會眼睜睜地看著朝廷在這件事上與他們爭利。
不是只有外地的糧商跟禿鷲一樣,等著旱災真的到來,撲上去將百姓敲骨吸髓。本地的地主,當地大族的當家人們,也懷著一樣的心思,甚至更過。
佃戶們世世代代的欠條怎麼來的?土地大量兼併怎麼來的?天災,對百姓來說是禍。對大戶來說,是福。
他們有積累,有人脈。能支持更長的時間,趁著天災盤剝走百姓的土地、房屋、兒女。見勢頭不對,就帶著財富先走。留在當地一直到災起被裹挾的,要麼是貪心不足的,要麼反而是真有慈善的。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