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眾人都信了,將戶籍冊子給了他,三個月過去,老人的孫媳婦生產,老人欲取大米給孫媳婦補身,卻只取回了缺斤短兩的幾斤豆子。
這案子接下來就開始雙方扯皮,族長被召見來後就開始喊冤,說明明給了足斤足兩的大米,但老人奸猾,貪心不足云云。
這案子還沒完,更多的案子冒出來了。
有與老人情況類似,同族告族長的,也有叔伯兄弟互告的,父母告兒子忤逆……且陀安州分家開新戶的人,一時間也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
不少閒人抓著一把黃豆,蹲在衙門口看熱鬧,這一樁樁的,可是比大戲都好看。
後來縣衙便多了個規定,在籍者,可領一戶之糧票,但禁止他人代領別戶之糧票。
至於一家子怎麼分……那還是得看他們自己。
倒是讓老百姓把對旱情的注意力,都鬧騰開了兩分。
這樣鬧騰的,朝堂上的奏摺也停過。都說「以十斤糧之小利,亂了綱常」。壞了百姓家門祥和,挑起百姓內斗,壞了民心民意。
這要是個年輕皇帝,面對潮水般的彈劾,就得慌了。元烈帝卻很高興,因為他更看重的是三件事:一,戶籍暴增,果然冒出來了無數隱戶,這些人現在分戶,安籍,朝廷的稅賦、徭役、兵役都會朝上增加。二,分裂宗族,這個他可沒想到……這可是好事,否則做什麼朝堂上這麼鬧騰呢?他們都是占了宗族大利的。
至於其他的連帶好處無數,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花銷太大了。
元烈帝嘆氣,瑞王把帳簿送來了,這還只是供給陀安州一州的。雖說百姓買糧,糧店也有進項,可太少了。
這一年,陀安州果然鬧了大旱,但百姓安穩,甚至糧價都未曾提升。
西南來的米更多了,雖然最近的米不大好,顆粒更長了,但沒有油香味,可是這種米能比好米多領三斤呢。西南還來了豆,這個更便宜。
糧店還開了新業務——雞鴨蛋換糧票。
糧店新開了店鋪,雞鴨蛋醃成鹹蛋,煮熟後,放進硬紙壓的格子裡,一車一車運送進京。
西南移民的消息,在士卒和店夥計的口中,也進一步傳開。
這些米糧和豆子,都是西南過來的,卻不是強征,是買來的。那邊朝廷用賣鹽的錢買的糧食,西南的糧食便宜,撒一把種子就是不管,來年都能躺在稻米上吃喝。
這邊的許多人眼看著旱災將近,還有人因為糧食的事情與宗族和家人「打」得火熱,不少人都動了心思,乾脆跟著朝廷來往的隊伍西去,這可是比自己找人安全多了。
西南的船,不再空船回程了,船上塞滿了一船船的移民。
然後……敖昱被從西南請來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