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您繼續稱病吧。魯鎮東要來了,他一來,有五成可能,讓咱們先頂上去試試臥虎山的斤兩。」
「嘶……確有這個可能。」
趙有膽皺眉,之前沒人來,他的人馬還算是「威震」岩州,大軍即將入岩州,那他這點人馬不但不夠看,還十分危險。且這危險不是一時的,而是綿延了整場戰役,甚至戰後,他都要小心天降橫禍。因為不只文官看不上他,他跟新來的武將也毫無交情,這也是他這麼焦急的原因,左右看著都是死。
「若明日知府還來,說明他有咱們不知道的消息,魯鎮東很可能已經在路上了。您便對他說,您年歲大了,手下也皆是老卒,想求個押糧的差事。」
「……這押糧,也不是個好差事啊。」
押糧是肥缺,對別人而言。
依舊是那話,隨著各方人員聚集,趙有膽就成了岩州的小蝦米,他敢貪嗎?可到時候轉交給他的糧食不足,或都是壞糧。接收糧食的卻找他要足額的好糧,他去哪兒弄來啊。現在又算是得罪了知府,必定給不了他好的。
「將軍,可這押糧,對咱們來說,是最好的差事了。」
「讓我想想,讓我想想。」趙有膽再三表示要想想。
他對下還算有幾分能耐,可對上卻立刻畏首畏尾起來了。
一想就讓他想到了第二天,剛用了早飯,知府就來了。
顯然這是真急了……知府的焦急,也終於讓趙有膽下了決心——知府有多急,就有多恨他,趙有膽所知道的文人度量,都只存在於他們的紙面上,小肚雞腸倒是真的。
這一日,知府來去很快。又過了兩日,趙家軍整理起了行囊,準備去屏州接糧食了。
就是馮家的原籍,因為旱情,讓他們逃荒的屏州。
屏州到如今也未曾恢復元氣,否則為何直接讓逃荒的饑民就地落戶,而不是召回原籍?一般州郡可都是盼著百姓回原籍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出於剿匪的大義,也捐了十二萬石糧食。
——屏州的旱災,其實不至於絕收。朝廷也在得到了旱災的消息後,直接免了屏州兩年的賦稅,但前任屏州知府卻反而增了六成的稅……
這稅用到了哪裡,看今年前任屏州知府給謝相送上的踏蓮金包玉觀音,便知道了。那是一尊有半人高的金包玉觀音,觀音本體為上好的羊脂白玉,觀音的眉心還有一點天然的紅痕,觀音身上的披紗、腳下的蓮花都為黃金,觀音的身上還鑲嵌了無數寶石,極為華麗璀璨。
這事兒還是一位縣令爆出來的,如今,縣令全家已經滿門抄斬,前知府已經調回京中高升了,接任的屏州知府看來是要跟隨前任的腳步了。
趙有膽放心了許多,差事還不錯,因為屏州知府在拍馬屁的事情上,必然做得極佳。而且去屏州的方向恰好是臥虎山的反方向,無論各種角度,他們都安全得多。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