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月曾照小重山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46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昭寧又道:「我知道諸位大臣們反對新政,是因為新政的確有弊端。比如青苗法,存在有些縣施行過度,強行攤派引起民怨的情況。再如將兵法,的確有增大將領兵權,也許會對朝廷產生隱患的情況。但我想真心實意地問問諸位大人,拋開對新政的成見,對變法的不安,我們來正面地看這些問題。新政推行難道只有弊端嗎?它是不是也有許多的好處,它在短短一兩月內就新增了五百萬貫的國庫收入,它讓天下之田皆無荒廢,讓百姓有地可種,讓邊境更加穩固,至少不再是形同虛設!所以新政明明都有它好的地方,我們為什麼要因噎廢食,為什麼因為一點不好的地方就要去反對革新?」

昭寧詰問的聲音一聲比一聲強,眾大臣竟沒料到,皇后娘娘對新政的優劣竟然如此了解,甚至可能比他們都要了解,一時間殿內沉默。

但很快,幾位大臣也被激起了針鋒相對之心。此前本來就不喜皇后娘娘的錢復功冷哼道:「娘娘這話說得輕巧,倘若改革能使得財政變好,我等何以如此反對,如今改革就已經出了大問題,那麼日後呢,還能變好嗎?」

昭寧卻面不改色道:「錢大人此話,我也正想回答。昨日我走到垂拱殿外。恰好聽到司馬大人舉了夏商周三朝守舊制為德政的例子,可我也有管仲變法於齊國,商鞅變法於秦國,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好例子,為何改變祖宗法制就一定是錯,諸位大人們如何得知,君上的變法就不能好?更何況商鞅變法六年,管仲變法十年才得以見成效,君上變法是為生民,才僅三月,諸位就著急反對。那麼我們也永遠看不到它好的一天,也看不到大乾真正繁盛的那一天!」

昭寧說的這些,許多是她後世的時候,看一篇支持君上變法的文章中所說。以她自己的學識自然是不知道這些史上名案,當時許多人看了都深以為然,只是斯人已逝,再想變法也無人可以堅決推進了。

眾人皆不料皇后娘娘竟有如此好口才,而且還引經據典,條條是理。皆心中大驚,傳聞娘娘無甚學識,不通書義,難道是民間謬傳?

可是很快,就又有官員不服道:「君上改革,當真是為了生民嗎?君上此前懲治李家,如今推行改革,四處安插心腹,無非不過是想把控權術而已!」

又有人不滿道:「娘娘說的大義我們難道不懂,我們難道又圖什麼錢財了,誰不是為了百姓。君上昨日那般直接趕人,甚至令禁軍鞭打,與暴君又有什麼區別!我們大乾朝的天下是君臣共治的天下,君上這般豈非是獨斷專行,難道這也是為了百姓嗎,只怕不過是為了自己的權威吧!」

堂中許多人竟紛紛應和,竟無不是對趙翊的質疑。甚至有些直接出口言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