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爸爸是朱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反省了一年多,朱元璋才重新召他入朝。

李景隆在朱棣就藩後,也被朱元璋在軍中安排一個職位歷練,別的不說,老朱對家人、親戚還是不錯的,只要沒犯大錯。

離京赴任之前,李景隆還再三勸他爹,在朝為官要識時務者為俊傑,咱就是給老朱家打工的,老朱說啥,就是啥,咱悶頭做事就行,你幹不了就吩咐下邊人干,總之,聽命行事。

勸諫直言,那是言官的活兒,六科給事中和都察院御史的加起來那麼多言官,真用不到您老人家操心。

可惜,李景隆一番『苦口婆心』,他爹是一個字沒聽進去。不止如此,李文忠還動手揍了他一頓,離京當天身上印子都沒消。

李文忠氣得不行,怎麼也沒想到他能生出這麼一個軟骨頭,對李景隆再次失望,一氣之下就決定把剛出生沒多久的嫡長孫親自養在身邊,即便兒媳捨不得也沒用。

他李文忠也是怕了,兒子已經改不回來了,孫子總還能教一教吧。

但李景隆的操心也是有道理的,他爹李文忠脾氣就是硬,重回朝堂不到兩年時間,就因為數次與朱元璋唱反調,還直言進諫他殺性過重,再次被趕回家中。

這次沒了馬皇后在一旁周璇,李文忠直接丟了官,應天都不能待了,趕回老家思過。

李文忠就是看不過朱元璋暴戾行為。

尤其是在錦衣衛北鎮撫司這個機構建成後,原本已經消停的『胡黨一案』再次被拉出來,掀起一片腥風血雨。

朝中時刻處於恐怖政治氛圍中,不少官員上朝前都要給家裡人說兩句遺言,就怕一去不回。

一句話不對就要下錦衣衛詔獄,什麼事也沒幹一群飛魚服錦衣衛就拿著駕帖來抓人了。

好一段時間洪武朝陷入人心惶惶,終日不見天亮的黑暗中。

哪怕是太子朱標長跪謹身殿外,跪得暈過去了,朱元璋也沒收回成命。殺了整整一年,直到洪武十六年秋,這場恐怖行動才消停下來。

然而滿朝文武都被殺怕了,如今朱元璋只要不是太過分的行為,他們那是屁都不敢放一個了。

朱標看著朝上鴉雀無聲,膽寒瑟縮的百官,時常心中鬱郁,卻又無能為力,他這個太子,做得也是窩囊。

如此,朱標那樣斯文溫和一人,也硬氣懟了朱元璋兩回。不過朱元璋生氣也拿他沒辦法,等朱標一走就砸東西發泄脾氣。

李文忠在那個節骨眼『罵』朱元璋不慈,還公然站在朝堂上反對朱元璋諸多命令。

比如某天朱元璋聽到地方軍報一氣之下想對沿海倭寇開戰,直接殺到小倭國本土去,讓這些小國寡民看看得罪他大明的下場。

但這個遭到了大多數人反對,尤其以李文忠為首的文武官員,認為小倭國不足為懼。就因為這點小事大興兵事不值當,只是給百姓增加更多負擔而已,加強沿海軍事防備就可以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