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爸爸是朱棣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什麼時候那種接待小事兒也要我們鴻臚寺的來幹了?」鴻臚寺小鬍子主事拍了拍腿,氣憤道:「他們兵部實在不像話。」

會同館屬兵部管。

「連個小小倭國都應付不了,偏要來麻煩我們鴻臚寺。」

「帶著去吃吃喝喝逛一圈不就行了,他想幹啥就幹啥?他說要見陛下你也讓他見?」

小鬍子說完才意識到自己激動了點,言語稍微不那麼妥當了點,於是輕咳一聲:「我也是太氣憤了。」

因為他就是被會同館的甩鍋,倒霉承接下應付倭國使臣工作的人。

另一太常寺的胖子書吏就接話道:「陳兄的煩悶我等也理解,小小倭國委實不識趣了點。」

「那可不是。哼,也就是咱們太子善良,心胸寬廣,不僅沒有怪罪他們放任民眾侵擾我國邊境的大罪,還派了咱大明能臣,前刑部尚書,如今的大明使開濟開大人去傳播咱大明優秀文化。」

一口氣

說完這話的是鴻臚寺另一小主事,他曾跟隨鄭和船隊『拜訪』過倭國。

永樂三年大明船隊第一次下西洋的時候,順便去了一趟倭國。

誰叫那段時間倭寇膽大包天幾次三番侵擾大明沿海,大明這頭給了警告,他們一面派使臣伏低做小,一面繼續放任國內流浪武士在大明邊境作惡,給沿海百姓造成不小影響。

朱高熾花了幾年時間,最終在永樂三年第一次試航,為的,可不單單是開發下西洋的航程線。

除了大型船隻,船隊配備的武器更是這個時代,同一時空下最先進的熱/武器。

一開始大明的文臣們還以為朱棣是想對小小倭國發動戰爭,紛紛上書抗議。

首先,倭國每年都派使臣來大明朝貢,態度很謙卑,洪武帝都承諾兩國友好往來,結果你招呼不打一聲,說干就干,實在有丟我大國顏面。

其次,對一小小倭國,又窮又貧瘠的小島國,發動戰爭,怎麼看,都是自己虧。打下了都沒用,那麼貧瘠,地動頻發,一點不適合生活,誰願意去管?要接手也不容易,花費成本不小。

總之,打小小倭國就是得不償失。

不過是倭寇這等小股匪患,形不成大勢,在沿海加強防禦就行了,人家倭國小王都臣服我大明了,何必大動干戈,沒點做大哥的樣子。

文臣們的意思就是這樣,但朱棣根本不聽啊。

武將們則紛紛舉手表示:讓我來!

於是兩邊又吵起來了。

朱棣不管他們,船隊已經出海,定下的目標說不定已經拿下了。

果然,很快倭國就派使臣前來哭訴,說不知犯了什麼罪過惹怒了大哥,只要大哥您說,我們都改。

文臣們一看,心虛啊,再朝朱棣投去一枚眼神:看吧,人家多上道一小弟,您何必呢,哎。

朱棣:「......」

倭國使臣又是伏低做小,又是哭哭啼啼,把一個受欺負又不敢有一絲怨言的小可憐形象表演的那叫一個淋漓盡致。

朝堂上支持他們的文臣們不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