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成王朝末年炮灰,我靠美食養家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法子好,其實我原先還想過,要不然就招幾個女子學徒,年紀不要大,就十三四歲的那種,先在店裡做些雜活,慢慢的分的清楚程序就可以由姑姑動手教,這樣手把手教出來的,咱們用著也放心,等出師了,還可以就聘在店裡做繡娘或織娘,工錢定在八百文一個,我估摸著這樣的價格能吸引不少人來!」

八百文,這在兆縣都能招到有成熟手藝的繡娘了。

但崔粥覺得還是自己培養出來的踏實,絲帛店不做多精緻細微的刺繡大品,之所以要招十三四歲的姑娘,是依照她的觀察來看,這個年紀大小的女孩對於家裡的弟弟妹妹們總是多有照顧。

因此,她們或許還能提出些更好的意見來,博採眾長嘛,絲帛店一定能做出更好的東西來。

二則,高價的工錢,也能讓她們在未來的嫁娶市場中多一份傍身的底氣,不管怎麼樣,有了周芹姐姐和姑姑的例子,崔粥想著能多幫一個,也是好的!

她把想法說出來後,王錫蘭點頭同意了。

她淋過雨,所以也會盡心盡力的給這些姑娘們撐起一片天來!

因此,崔家絲帛店上午開業,下午就招工,工錢給的極為誘人,但前面一到兩年的學徒時間還是讓人有了猶豫。

不過,這樣的消息在兆縣被風颳似的傳遞開以後,倒是給崔家絲帛店做了次免費的GG,加上這裡與崔家食肆本就是一家人,所以很多人提起來,都無行中加強了兩家的聯繫。

周圍的絲帛店也都覺得緊張,依照崔家食肆這樣的生意,若是真席捲起來,那她們這些絲帛店還活不活?

結果等了半天發現對方只做孩童的成衣,與他們絕大部分的生意壓根就沒有碰撞,這才放心不少。

這幾日,王錫蘭一邊要做成衣,一邊要招呼生意忙得不亦樂乎。

一日裡,三五套成衣的訂單還是收得到的,雖然不能與開業那天相比,但是對於她而言,能有這樣的成績已是滿足。

唯獨讓她覺得有些棘手的是學徒問題,來問的人家不在少數,可真正願意送女兒來的,卻沒有,人人都在觀望,想看看誰先吃這個螃蟹。

張小苓甚至還打趣了一句,「可憐我沒有妹子,不然我一定叫她去學,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不來人嗯?奇了怪了?」

話落到羅娘子的耳朵里,已經好幾日了。

她若有所思的想著,最後還是鼓足勇氣的問了崔粥一句,「東家娘子,我……我家有兩個閨女,一個十五,一個十三,能不能跟著三姑娘子學一學啊?」

崔粥還是頭一次聽羅娘子提起家裡人呢,當下驚喜的就說道。

「羅娘子有女兒怎麼不早說,可以先帶去姑姑那裡看看,我不能保證兩個都留下,但若是能,你這兩個姑娘便是絲帛店的大學徒!」<="<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