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已入齊國公府三年,整整三年,阿兄沒能重視這段兒女親事,也沒能將長子引回正途,可見,他是在司空的位置上呆久了,自然而然開始懈怠輕慢了。陛下,予一向信奉『細微之處見真知』,即便如今阿兄沒有表現出不敬君上的端倪,可往後十年,二十年呢?」
「陛下乃賢明之君,阿兄自然肯敬著,尊著陛下一人,卻未必能做到世代恭謹如初。」
長孫皇后俯首,閉目沉聲道:「予懇請陛下,此番重罰長孫氏一族,以絕後患。」
……
長孫沖被扣留宮中,只給飲水的第二日。
大朝會上驚倒一片。
李二陛下雷厲風行,未與群臣商議,便頒了一道聖旨,將長孫沖從頭到腳大罵特罵一通,說他「與長樂二心不同,難歸一意,三年來心中有怨,盡生讎隙,未曾盡心侍奉殿下,不堪為駙馬都尉。責其歸家自省,年後另行婚配」。
這道聖旨由張阿難念出來,簡直就是當著文武百官在打長孫氏的臉面。
可皇后娘娘不急,李二陛下不急;
只有長孫無忌這老狐狸這回終於急了。因為,他到現在還沒尋見兒子的人影。
李世民看到長孫無忌也為兒女操心,心裡頭終於舒服了一絲絲
。他不顧群臣交頭接耳,幾位御史幾度想要進諫的動作,抬了抬手臂,站起身開口:
「四年前,長樂正式下嫁長孫沖之前,朕曾經有意為她出降之禮上雙倍於永嘉長公主。當時,是魏徵攔住朕,說公主之禮高於長公主之禮,實在不合適。」
李世民笑了笑,看向魏徵:「那時候,皇后還曾因此事對你大加讚賞,賜下絹錢,魏徵,你可還記得?」
魏徵垂眸,拱手答道:「臣記得,皇后娘娘的氣度胸襟,微臣也從來嘆服。」
「是啊,觀音婢慣來為國計,為民計,為朕計,她從不偏袒藏私,也總是勸著朕不要偏袒幾個孩子。所以,才會叫長樂——朕的嫡長女吃了這許多苦頭!朕為一國之君,若連自己的女兒都無法護住,如何護這天下生民?」
兩儀殿內,清風徐徐而來,寂靜一片。
李二陛下直抒胸臆,終於舒坦了許多。他背身甩袖離去,坦坦蕩蕩的聲音還在大殿內迴響。
「這一回,朕就是要光明正大偏愛長樂,為她撐腰。眾愛卿若有什麼不滿,盡可上書諷諫,朕一一瞧過,絕不退讓半分!」
……
貞觀十一年的仲夏。
蟬鳴聲不絕於耳,強光穿透路兩旁的行道樹,將點點光斑漏在夯土路上,不時俏皮晃動著。
長樂已經搬進公主府半月有餘。
今日,正是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帶著小蘿莉們一道,來登門暖居的好日子。
知道幾個妹妹喜歡稀奇古怪的吃食,長樂便特意命人跑了幾次東市西市,尋來許多宮中見不到的小食,預備著哄兕子她們開心。
如今的她,不必為擔心阿娘阿耶難為,再去顧慮長孫氏一族的榮辱興衰了。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