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李世民回神大喜,承乾又壓低聲音,肅聲道:「另外,兒臣此番墜入荊峪溝,並非意外,而是被人混亂中推了一把。」
……
儲君之爭,是權位之爭,有時候並非皇室子一力所能避免的。
李世民心中門兒清,承乾此番賦稅改制還是過於心急,提的莽撞了些,外加東宮嫡長子才出生,位子坐得愈發穩了,那些被觸犯利益的人可不得急眼。
帝王當機立斷,回宮次日便嚴懲了當前護衛東宮的十率軍府人馬,並以太子安危為由,將玄武門左右屯營調出一批精銳,直入東宮,掌十率軍府,直接向太子負責。除此之外,李二陛下還捎帶著將「百騎」也悄悄建起來了。
一時之間,朝堂上吵成了西市菜場。
李二陛下聽著臣子們唇槍舌劍,你來我往的對辯,倒是瞧不出有什麼情緒起伏。他只等著這些人發表完各自的意見後,才從御座上甩了甩袖,嘮家常一般知會臣子們:
「東宮嫡長子降生,乃是國之大喜。按著禮制,朕除過扶持太子之外,便只有悉心培養太孫一條路,才能不使兄弟反目,穩固國之安定,也能叫諸愛卿一顆忠心落定,再無左右飄搖為難吶。」
這話意思就很明顯了。
即便太子沒了,朕也不會打破禮制傳位給他的兄弟。你們趁早死了這條心吧!
這還是陛下頭一次在滿朝文武面前如此堅定自己的立場。
眾人面面相覷,竟無人敢再言語。
……
有儲君的事情在前打頭陣,兕子破例加食邑、開設公主府,就顯得不是那麼出格了。
晉陽公主有奇功在身,於萬民更有數不盡的諸般恩德。
先不論近日才傳頌開的緤花紡織技術,就說從前唐軍飽食大勝,戰馬脾胃調和,災民渡過水旱天災大豐收,隴右屯兵再不必餓著肚子戍守邊陲……這一樁樁,一件件,可都離不開晉陽公主在南山的作為。
公主年幼,一心繫於耕種之事,可他們這幫人心明眼亮,絕不能也把這些只當做尋
常農人的稼穡。
晉陽公主之功,於大唐千秋萬代,益處良多;
更重要的是,她不像昔年的平陽昭公主手握兵權,在軍中威望極高,令人難免擔憂。只是一心農事,不理政務的話,陛下想要破例給些榮耀,又有何不可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