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近十年不斷擴張的電報業,從連接城市到國家到跨越大海,給女性提供了大量辦公室崗位,開啟了一個全新的就業領域。
這份體面的辦公室工作,卻也存在職業年齡危機。
莫倫梳原主記憶。
電報員的工作強度高,扣除午餐時間,每天坐班九小時。
這一行奉行「速度至上」,快速敲擊鍵盤收發電報訊號,同步翻譯摩斯碼傳遞信息。
商務訊息占電報通信的大額。一旦出錯會導致客戶損失慘重,所以電報工作的容錯率極低,要求電報員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儘管工作日不是每個時段都很忙碌,閒暇時能在辦公室內織織毛衣或讀讀閒書,但公司對電報員的年齡設有限制。
為了確保體能跟得上,要求女性電報員的年紀在18~30歲之間,最好未婚。
原主不知道十年後該如何轉行。
她在父親的牙科診所里做過助手,更確定了對護學毫無興趣,不可能轉而學做護士。
不排斥婚姻,計劃找一位身家合適的男士結婚。
婚後把這棟小樓全部租出去,收房租也能是一份穩定的生活來源。
原主與沃爾在同一條街上班。
打聽過「傑克國際律師事務所」是業績優異的老牌事務所,而薩米沃爾入行十年,是小有名氣的精英律師。他在倫敦有房產,沒有傳出不良嗜好。
薩米沃爾不只符合了原主對身家合適的擇偶標準,還讓她獲得了兩情相悅的歡喜,簡直就是命運贈予的特殊禮物。
莫倫不由想到茨威格的經典話語
——「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饋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從斧頭巷到蘇格蘭場的觀察,她敢斷言薩米沃爾99%有問題,這個男人與導致原主死亡的劫案相關。
不只憑經驗推測,更因沃爾看似體貼,今夜卻還是不免泄露了幾縷違和情緒。
假設沃爾操縱搶劫案,他的動機是什麼?
趁著原主受驚嚇,促進兩人的感情?有必要這樣著急嗎?
莫倫懷疑存在某個隱藏的深層由,因為還有另一個疑點。
原主做電報員剛好滿三個月,今天是試用期的最後一天,能否轉正還需參加一場考試。
轉正考試將在明天11月1日進行。
換個角度思考,劫案偏偏在考前的夜晚發生,又是一個單純的巧合?
莫倫不信接二連三地巧合。腳打石膏算什麼,明天照常去電報公司。
既能觀察公司是否藏著線索,也是去見識一下電報構成的19世紀「網際網路」。
如今,電報員因職業便利能接觸到各式消息。不限於倫敦本地,也能快速獲取其他城市與海外的資訊動態。
莫倫又與女傭朱莉交談了幾句。
初步判斷這位十六歲的愛爾蘭姑娘與原主記憶里的表現一致,踏實、勤勞又不死板。
合心意的住家家政不好找,而優秀的管家更難得。
她將持續觀察朱莉,如果對方也願意,會將其往大管家方向培養。
那是後話,先叮囑朱莉不必在意等會樓上發出的響動。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