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具體是多久?
這不是一位身居末職的事務官能決定。
麥考夫只是聽說有人想「幫助」哈蒙,不讓他一把年紀為政務操心。
莫倫:「推廣指紋檢測也不能著急,我僅僅提出初步構想,還有許多有待完善的論與數據。一個關鍵問題,如何證明人的指紋一生不變?」
假設採集到某個指紋屬於A,怎麼確保A的指紋一直不變?
如果變化,多久會變?不弄清楚就會構成誤判。
這是上輩子的大眾常識,眼前卻要去系統論證。
莫倫很清楚無法一鍵生成中間步驟,需要大量的數據佐證,需要科學論去支撐。
麥考夫聽到莫倫提出這種問題,明白她有徐徐圖之的耐心。
剛要思考「狠絕+耐心」會塑造出什麼樣的人,不料對方話鋒一轉使出了鈔能力。
莫倫真誠地說:「我很相信大眾的智慧。有足夠的資金支持,總有科研團隊能為我解開相關謎團。」
麥考夫:?
為什麼他嗅到了一種不能更熟悉的氣息——躲懶。
所謂「相信大眾的智慧」,真不是懶到不願意自己做實驗?
莫倫神色坦然。
怎麼能叫懶,她是莫忘初衷。沒有忘了要放一個悠閒長假,過一段吃喝玩樂的日子。
麥考夫:「您說得很對。」
莫倫:「令人遺憾,錢也不是萬能的,今天就無法僱傭到可靠的調查團隊。」
誰說不是呢。
麥考夫贊同地點頭。
這一刻,車廂氣氛達到微妙的和諧。
兩人都沒直說,但都隱隱約約透出一個想法——為了更好地躲懶,必須儘快擒獲投彈者。
麥考夫問:「之前,您說找到了一位嚮導,對方很熟悉艾坪森林嗎?」
進入森林,絕不是帶上指南針就能直接沖。
希望儘快發現史蒂文是否在森林裡留下線索,更要找一位熟悉森林的嚮導。
麥考夫大學時隨社團活動去過三次艾坪森林,但他不喜動。
別人四處撒歡打獵,他隨便找條溪流釣魚釣半天,對森林地勢了解不多。
今天趕時間,要找到合適的嚮導不容易。
莫倫立刻詢問了漢姆律師。
這位是范恩律師的合伙人,他常駐倫敦,在沃爾案中表現得非常專業,日常愛好是山林徒步。
漢姆律師推薦了一位當地的采蘑菇能手阿卡曼。
阿卡曼時常穿梭森林,採集可食用的無毒蘑菇與供研究用的植物。他做植物採集者十年,也會兼職做一做森林嚮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