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她有看好的項目會聯絡莫倫,希望到時候聽聽莫倫的觀點。
如果莫倫瞄準某個項目又想要找人一起投資,也不妨找她一起跟投。
另外,希望莫倫做引薦人。
雪莉想給倫敦大學醫學院捐款,謝謝對方在對查德屍檢中起到的助力。
不只給這一家捐款,還要給正在籌建中的女子醫學院捐贈校服、職工服、窗簾、床上三件套等所有紡織品相關物品。
請校方籌建組儘快擬定詳細物品清單,她來找紡織廠批量製作。
莫倫清楚,雪莉說是接受自己的幫助,實則是在表達感謝與希望將來能夠長期互惠互利。
因此,雪莉沒有直接給出支票補上一筆調查費與感謝費就好。
她反而借著父親開設紡織廠的便利,大手筆地包攬下女子醫學院所需的各種紡織品。是送禮送到莫倫需要的地方,也就能維持雙方關係。
共贏互利,何必推之門外。
莫倫答應了提供這種特別形式的「幫忙」。
不過,這種預想之外的幫助方式,讓莫倫收穫了女子醫學院未來校長安德森夫人的別樣眼神。
安德森夫人讀著這份定向捐贈的意向書。
贈予方還貼心表示,讓學校儘管提出各種定製服裝的要求。
捐贈條件太優渥了,超出了安德森夫人的想象。
此次參與創辦女子醫學院,她不怕找不到好老師,也不怕吸引不來學生,最怕就是資金鍊斷裂。
根據之前創辦婦女醫院的經驗。當一個項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無法收穫高額利潤回報,拉投資是一件頗費心力的事。那說得好聽是找投資人,其實就是找捐款人。
眼下情況變了,投資商說來就來。
安德森夫人讀完捐贈意向書,抬頭看向莫倫。此刻仿佛看到古希臘掌管財富的神,欽點了人間代人。
她有一種預感,至少在莫倫活著的時候,不用擔心女子醫學院因為沒錢而關門。
「明天,我就召開校方籌辦組的意見徵集會。」
安德森夫人雷厲風行:「我會在三天內給你計劃書。」
新學院擬定在今年九月開學。
距離那一天越來越近,剩餘時間不足五個月,創辦學校的大小事務都要快速推進。
新學校更需要造勢。
安德森夫人取出剛收到的最新一期《柳葉刀》預印本。
「恭喜您,海勒小姐。您投稿的《魯米諾螢光反應原》已經通過審核,預定在四月末正式刊發。」
十九世紀前期,隨著英國漸漸進入全民大眾閱讀時代,各種推動科學知識傳播的雜誌相繼問世。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