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太專業的書籍,沒幾個人能看懂。比如二十多年前,莫什麼蒂寫的《小行星動力學》,據說是又一本純數學論的天才之作,但大眾連作者的名字也記不清了。
前三場展示沒有讓觀眾們心潮澎湃。
第四場,輪到展示魯米諾反應。
莫倫與阿洛卡阿曼女士等三位助登台,先在講台上有條不紊布置好實驗設備。
「首先,讓我們配置魯米諾溶液。」
在莫倫的解說下,阿洛克三人不急不緩地開始了今天的魯米諾發光實驗。
觀眾席上,夏洛克頓時坐直了身體,微微前傾。
今日從劍橋到倫敦觀展,他主要是衝著這場展示來的,前來見證化學的魅力。
被選中登台的三位女醫護經過五天的預演訓練,手穩到不見一絲緊張。
她們透出一股從容氣度,又不會過分冷漠。滴管、燒瓶、玻璃棒、量杯等化學實驗器皿,在她們手裡變得非常聽話,完全不必擔憂因為實驗員的手忙腳亂而發生試劑爆炸。
每一步精準到位。
五分鐘後,四隻燒杯先後發出藍色螢光。
這四隻燒杯被分別注入人血、漂白劑、糞便混合物與動物血液。
展會主辦方的大學生助手幫忙把窗簾拉上。
昏暗的環境更利於觀眾席的後排看見講台上的試劑發光情況。
「哇哦!」
「它真的會亮!」
「我想買點魯米諾,去我家雞圈裡測一測了。」
……
第四場展示終於引起觀眾們躍躍欲試的討論聲。
比起日常生活很少接觸的硒晶體、不知何時才有的家用制冷機與遠在火星邊緣的130號小行星,這次觀眾們終於有了自然而然的共鳴。
藍色螢光非常直觀地出現在視野範圍內,而且這場化學實驗的被檢測物——血液、糞便、清潔劑都是人們熟悉的事物,讓觀眾們都有了參與感。
莫倫卻不會一味誇大魯米諾試劑對檢測兇案現場血跡的作用。
今天特意選取不同的被檢測物,就是要提醒刑偵人員避免誤判。
她說:「從四隻燒杯發出相似藍光可知,用魯米諾試劑檢測犯罪現場也存在局限性。
如果兇手用清洗劑抹除犯罪痕跡,再用魯米諾檢測時也會發出藍光,是對判斷血液軌跡造成干擾。另外,這種發光反應無法區別被檢測到的是人類血液或動物血液。」
觀眾A:「那也很神奇了!」
莫倫一直注意著觀眾席的動態,這位觀眾剛剛說了想對雞圈試一試魯米諾試劑。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晨雨小说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