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太太她有點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林遇梵除了想要賺錢存錢過舒坦日子之外,她還想做好一件事。

那就是開一家自己能說了算的出版社。

她之所以有這個志向,是因為她上一世在港城最喜歡的一份工作,就是在一家小說雜誌社做編輯。

這份工作,她只做了半年,雜誌社就因經營不善倒閉了。

雜誌社裡有她負責的三位作家,都是從內地逃難而來的,他們有才華,卻懷才不遇,在雜誌社領著微薄的薪資,但在林遇梵最困難的時候,他們毅然而然捐了半個月薪水給她。

這份恩情林遇梵永世難忘。

可惜,雜誌社倒閉後,其中一個女作家,不得不嫁給了當時瘋狂追求她的紈絝子弟,婚後過的很不幸福,不到半年就燒炭自殺。

另外兩個男作家也都鬱郁不得志,其中一個為了養家餬口轉行做了油漆工,另外一個堅持寫作,到處投稿,可惜窮困潦倒,最後不知所蹤。

林遇梵每每想起這個,她就覺得既心痛又遺憾。

重生後,她以為自己最多就是想辦法資助他們,別的她也無能為力,最近冷靜下來,以她現在的條件,她知道自己可以做的更多。

短暫的幫助沒有太大作用,最有效的幫助,就是給他們提供工作。

所以她要做小說出版社。

不止能幫到自己想幫助的人,而且也算是實現自己做文字工作的理想。

一舉兩得。

如果要做出版社,她需要解決兩個難題。

首先,她以前在雜誌社、報社和書局都工作過,唯獨沒有在出版社工作的經驗,她想先去學習學習。

這個只需要找一家出版社去上班,她大概能摸清所有的流程。

其次,比經驗更重要的是,小說出版社起步階段很燒錢,她哪來這麼多資金?

她手上這些錢,可能只支撐的起出版社一兩年的費用,所以,她要趁著她以前那三位作家同事還沒抵達港城之前,把錢賺了。

怎麼賺錢?怎麼才能快速得讓錢生錢?

現在是1948年8月底,今年下半年到五十年代,會有大量的人口湧入港城。

其中不乏有錢人。

怎麼才能從他們身上賺到錢,這或許是個不錯的思路。

這些人來了,馬上需要解決的,不外乎衣食住行這四樣。

趙之敖現在做的生意,除了橡膠之外,還包含了「衣食行」這三樣的商行和車行,唯獨沒有地產類的。

地產類是來錢最快最猛,最容易暴富的。

林遇梵每天看報紙,主要就是看GG版面的各種分類GG里,有沒有可以撿漏的信息。

這幾天她就看到了兩則。

一則是孫敬喜家旁邊那個龜背山的售賣GG。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